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掌握在线学习工具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信息意识 学生能快速识别在线学习工具在不同场景的作用,主动收集工具信息,提升对信息获取与处理工具多样性的认知。 (二)计算思维 通过分析工具功能,学会分解学习任务,利用工具特定功能整理学习资料,优化工具使用流程,提升逻辑思维与信息处理能力。 (三)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熟练掌握一种在线笔记工具核心操作,探索进阶功能,结合个人学习风格与学科特点创新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四)信息社会责任 树立正确使用观念,明确道德法律规范,抵制不良信息,保护个人隐私,避免过度依赖,对自身学习行为负责。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介绍常见在线学习工具的种类、功能及应用场景,让学生理解其价值。通过操作演示与实践,使学生熟练掌握在线笔记工具操作技巧。 (二)难点 引导学生依据自身情况挑选合适工具,构建个性化应用策略。帮助学生认识工具优势与局限,养成安全、理性使用习惯。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工具概念、分类等知识;演示法展示工具操作流程;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工具相关话题讨论。 四、教学过程 任务回顾(3 分钟):上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分享使用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的任务。邀请几位学生上台讲述与家人交流的情况,教师认真倾听并点评。比如学生提到和家人一起观看平台上的历史故事视频,教师肯定道:“你和家人通过平台共同学习历史知识,很棒!让在线学习的价值得到了拓展。” 借此强化学生对在线学习平台的认知与信息分享意识。 对话引入(2 分钟):教师创设在线学习场景,提问:“同学们,在线学习时遇到重要内容想记录,传统记录方式慢,该怎么办?” 引发学生对在线记录工具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 开动脑筋 想一想(5 分钟):教师列举在线拼音学习、做数学题、学英语发音、了解科学实验步骤等学习场景,让学生思考并分享可能用到的在线学习工具。有学生说预习语文课文可用 “纳米盒” 听课文朗诵,教师表扬:“这个工具选得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预习。还有其他想法吗?” 以此拓宽学生对工具应用场景的认知。 小知识讲解(3 分钟):教师通过 PPT 展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在线学习工具是借助互联网帮我们线上学习的数字化程序,每个工具都有独特功能,能满足不同学习需求。有的在线学习平台像个百宝箱,集成了多种工具助力学习。” 帮助学生理解在线学习工具的概念与作用。 体验探索 试一试(7 分钟):教师以学习航天知识需快速记录为例,引出在线笔记工具,询问学生知道哪些此类工具。接着播放展示在线笔记功能(如快速记录、插入图片、分类整理)的视频,视频结束后组织学生交流感受,提升学生对在线笔记工具的兴趣与认知。 小知识讲解(2 分钟):教师再次借助 PPT 讲解:“在线学习笔记是用在线工具,以文字、图片、音频等形式记录知识要点和学习心得,可随时查阅、编辑,能帮助我们梳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让学生明确在线学习笔记的概念与价值。 认真思考 比一比(3 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线笔记与纸质笔记的特点。巡视各小组,适时引导。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纸质笔记书写有感觉、便于携带,但修改和分享不便;在线笔记记录快、信息呈现丰富、便于长期保存,不过依赖电子设备。”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集思广益 说一说(3 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使用在线学习工具的注意事项,鼓励发言。学生提出要选安全工具、保护个人信息等,教师总结并展示在 PPT 上,强调要依学习目标选工具、确保工具安全可靠、保护隐私、避免滥用,强化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巩固拓展 练一练(12 分钟):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