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虽有嘉肴 学习目标 壹 贰 叁 读短文,品语言 析短文,悟主旨 译短文,懂大意 走进《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儒家经典著作( “五经”)之一,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编撰(zhuàn)。 《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 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弟子乐(yuè)正克。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壹 读短文,品语言 嘉肴 弗食 其旨 自强 教学相长 兑命 学学半 yáo fú zh qiǎng zhǎng yuè xiào 读短文,品语言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读短文,品语言 其此之谓乎 读短文,品语言 欣喜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读短文,品语言 运用对偶,整齐明快 读短文,品语言 改文:虽有嘉肴,不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不学,不知其善也。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语言变化生彩,行文摇曳生姿 贰 译短文,懂大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即使 这样 自我勉励 增长 所以,因此 译短文,懂大意 美味的菜肴 不 代词,代指嘉肴 好 表推测语气,翻译成大概 倒装句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教和学 2020 译: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总结本文的文言现象 1.通假字 《兑命》 兑:通“说” 学学半 学:同“敩”,教导 2.古今异义词 (1)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义:味美;今义:用意,目的 (2)教然后知困 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总结本文的文言现象 3.一词多义 (1)其 ①弗食,不知其旨也(代词,指“嘉肴”,美味的菜) ②弗学,不知其善也(代词,指“至道”,最好的道理) ③其此之谓乎(表示揣测) 总结本文的文言现象 3.一词多义 (2)学 ①教学相长(学习) ②学学半(同“敩”,教导) ③学学半(学习) 译短文,懂大意 联系自身经验,思考问题:学习之后,能知道哪些“不足”?教学之后,能知道哪些“困”? 知道自己学识浅陋的地方; 知道自己与他人知识上的差距; 知道自己学问上的迷茫处; 知道自己掌握知识的薄弱点…… 知道自己学识上的短浅; 知道自己专业知识的局限; 知道自己知识面的狭窄; 知道自己不如学生的地方…… 叁 析短文,悟主旨 析短文,悟主旨 改文: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原文: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教”和“学”分开表述,反复强调 析短文,悟主旨 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相互促进,“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 析短文,悟主旨 几乎可以断言,能够写好一段,一定能写好一篇,反之,连一段话也说不利落,一整篇就必然更加纠缠不清。 ———已故当代著名语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