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课时备课 课 题 《传统节日》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学 习 目 标 课时 驱动 任务 《传统节日》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传统佳节,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联结者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化。本单元是识字单元,识字、写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 识字,在识字的同时感受形声字特点,并借助规律来认识生字,初步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和语言文字的美好。 全文共有八句话,前七句话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七个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佳节和相关习俗。第八句话于第一句话相呼应,表示新春佳节转眼又至。全文语言平实,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 配合韵文内容,安排了贴窗花、赛龙舟两幅插图,体现了传统佳节的热闹、喜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直观地了解节日习俗。 维度已知未知困难障碍突破措施知识经验经过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一千多个生字,学生对汉字的偏旁、结构、汉字的构字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学生归类识记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现在的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和记忆相对较少,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也在逐渐淡漠。尽管学生在课前已经搜集到一些相关资料,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和资料有限,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也还停留在表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搜集节日时间及习俗,在课堂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从而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由学生熟悉的节日场景导入,用学生熟悉的节日风俗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学生从小经历过多次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对于节日的时间及一些习俗都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对于传统节日背后的习俗了解还不够深入。策略经验通过朗读、浏览,圈画文章的一类和二类生字词以及重点的词语。学生对于识字方法的运用迁移还不够灵活。 1.通过对比识字、归类识字、形声字等方法正确 认读“传、统、赏、乞、巧”等生字,并能在新语境 中准确运用。规范书写“街”等生字,通过拍手读、 男女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民谣。 默读课文,圈画表示时间的词语、将传统节日进 行排序,并将节日与时间一一对应地填写到传统 节日“汉字名片”中。 结合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说出传统节日习俗, 小组合作制作中国传统节日的“汉字名片”,交流节 日故事。 任务情境: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汉字秘密,制作中国传统节日的“汉字名片”,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介绍推广,快来一起挑战吧! 任务要求:制作中国传统节日的“汉字名片”,为大家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 1.按照传统节日顺序,正确填写节日名称以及习俗,完成节日“汉字名片”的制作。 对照中国传统节日的“汉字名片”,对传统节日进行解说。 评价量规: 内容制作中国传统节日的“汉字名片”评价维度【主题】主题明确、清晰。【内容】按照传统节日时间顺序,正确填写节日名称以及习俗,内容正确且丰富。【书写】书写工整,图文并茂更好。 环节 学教活动 评价任务及标准 环节一佳节汉字我来认 (目标1) 任务一:随文识字记一记,歌谣韵律美美读 活动1:传统节日在身边 (1)《中国传统节日》绘本导入 (2)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 (3)出示“传统”,学生说识字方法,通过字理识字认识“传统”二字。 活动2:佳节歌谣我来读,佳节汉字我来认 (1)教师范读,学生关注生字读音和老师节奏。 (2)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指导朗读。 (3)认读二类字,通过对比识字、归类识字、形声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认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