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59966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评估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0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9823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陕西省,学业,答案,试题,历史,评估
  • cover
大荔县2024—2025学年(上)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题)两部分。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据研究,半坡文化遗址发掘的石斧数量是石铲、锄的5.78倍,而庙底沟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铲、锄却是石斧数量的4.4倍。半坡文化石铲为圆角长方形,最长者达21厘米,而庙底沟文化石铲多为桃形或舌形,体型扁薄,大多通体磨光,有的长达30厘米。这些变化反映了( ) A. 食物获取途径的不同 B. 农业耕作方式的进步 C. 工具生产工艺进步 D. 农业工具种类的变迁 2. 西汉郡国的上计簿要接受中央的考核。西汉初年,“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汉武帝时期,皇帝多次行幸郡国,就地上计。西汉末年,上计考稽的权力转归尚书。这一变化说明西汉( ) A. 地方吏治趋于廉洁清明 B. 监察制度逐渐完善 C. 政府内部权力发生调整 D. 官吏考核日益严格 3. 下表所示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重要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表明中国( ) 出处 法律条文 汉简《二年律令·告律》 “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 《唐律疏议·斗讼律》 “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大明律》 “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A. 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 B. 法律制度的随意性较强 C. 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 D. 地方司法权力受到制约 4. 以下史料选自敦煌发现的唐代开元四年(716)沙州敦煌县惠慈乡的藉帐资料。这则史料可用于说明唐朝( ) 户主杨法子年叁拾玖岁卫士下中户课户见不输 妻阴年叁拾陆岁卫士妻 男干昱年捌岁小男 女娘子年壹拾贰岁小女 廿亩永业 叁拾玖亩已受一十九亩口分 合应受田壹顷壹亩 六十二亩未受 A. 赋税制度改革背景 B. 两税法实行的状况 C.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5. 针对唐代科举中因权势操纵而出现诸多如泄漏试题、调换考卷、冒名顶替等现象,后代采取的完善措施是( ) A. “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 B. “俺如今 专立德行明经科。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 C “各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 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 D. “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 6. 唐宋治理边疆,实行羁縻政策,羁縻州只是名义上的府州区划,一般不呈报户籍,不担贡赋。元朝因俗设“土官”,通过宣慰司等机构,实行强制性的检括户籍,设立驿站,比较固定的缴税和贡献,强制征调土官土军等。这反映了( ) A. 羁縻府州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B. 元朝基层治理能力得到提高 C. 土官制度促进民族交流融合 D. 时代变迁影响边疆治理效能 7. 16世纪末,中国福建发生饥荒,饥民依靠甘薯得以度荒。《建始县志》亦记载道:“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蕨蒿之类。”这反映出,高产作物的种植( ) A. 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 B. 增强了应急度荒能力 C. 提升了基层救灾效能 D. 改变了民众饮食结构 8. 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立中国通商银行。该行先后在北京、天津、汉口、广州、汕头、烟台、镇江等地开设分行。两年后,除开销外,发给股商利银40万两,呈缴户部利银10万两。由此可见,中国通商银行( ) A. 助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B. 抵制了列强金融领域侵略 C. 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D. 采用了新的商业经营形式 9. 由《胡适家书》可见( ) 儿今年本在华童公学教授国文。后,二兄自京中来函,言此次六月京中举行留学美国之考试,被取者留在京中肄业馆预备半年或一年,即行送至美国留学。儿思此次机会甚好,不可错过……现在时势,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