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2687

第三单元《幸福一家人》单元备课教案

日期:2025-05-02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2917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第三,幸福一家人,备课,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新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 年级 一 主备人 吴琳琳 审核人 李敏 备课时间2025.3 单元 第三单元 主题 幸福一家人 教材 分析 本单元依据 《课程标淮》第一学段“道德修养,核心素养目标的 “孝敬父母”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学习主题的“尊敬父母长辈,体贴家人,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相关内容要求进行编写。本单元以“过温暖和谐的家庭生活”为核心任务,由第9课《这是我的家》、第10课《相亲相爱一家人》、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第12课《学做家务活》四课组成,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幸福,萌生家庭责任意识。其中,第9课《这是我的家》通过展示 “我刚出生时”“我和妹妹” 等生活场景,以及介绍家人的角色、喜好、故事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家庭,体会家人之间的亲情和温暖,为后续课程中进一步探讨相亲相爱一家人、承担家庭责任等话题奠定基础,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念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第10课《相亲相爱一家人》通过展示家人之间相互关爱的生活场景,如爸爸半夜为孩子盖被子、家人一起庆祝生日等,让学生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爱家人,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家庭幸福的理解。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关注学生整理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家庭主人翁意识和家庭责任感。第12课《学做家务活》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家庭责任范围,引导学生感受家务劳动的乐趣与成就感,愿意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用自己的行动参与美好家庭生活的建设,四课内容总体呈递进关系。 课标 要求 政治认同:通过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劳动的价值,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与归属感,初步树立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道德修养: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人之间的亲情,培养尊重长辈、关爱家人的良好品德,同时养成整理物品和做家务的良好习惯,懂得珍惜物品、爱护环境。 法治观念:在认识家庭关系和学习整理物品的过程中,渗透家庭成员间权利与义务的意识,以及个人责任意识与法治观念中的自我管理理念。 健全人格:鼓励学生积极分享家庭故事和劳动体验,锻炼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通过实践劳动,培养耐心、细心的品质。 责任意识: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对家庭有一份责任,初步树立关心家庭、为家庭做贡献的意识,增强自我管理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的物品和生活空间负责。 学情 分析 已知:学生已有家庭意识,能说清楚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有哪些,能够大体理清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能从自己身上找到与家人相似的地方,分享家人爱护自己的故事,且在家人的关心与呵护中成长,已具有家庭生活的部分经验,愿意作为家庭小主人主动参与家务劳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知: 1.一年级学生对家庭关系结构的认识可能仅限于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对于更复杂的关系(如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的理解较为模糊。他们虽然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但尚未形成系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如尊敬长辈、爱护家人等。 2.一年级学生对承担家务劳动的意义认识尚不深刻,参与能力不强,劳动习惯也还未养成,且缺乏情感表达能力和承担家庭责任的意识,难以形成关心家人、懂得感恩的美好品格。 3.一年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往往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容易依赖父母或老师。他们在为家庭分担责任的过程中,可能会因困难而放弃,缺乏积极探索和主动实践的意识。 措施:通过绘本阅读、视频观看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家人之间的爱,并鼓励他们用简单的方式(如拥抱、亲吻、说“我爱你”)表达自己的情感。 进行家庭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