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做事要仔细》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1 内容 分析 《做事要仔细》是第一单元《我有新面貌》第二课的内容,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生活中的‘小马虎’”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马虎的表现,探究并反思马虎形成的原因。第二板块“仔细做不马虎”旨在指导学生掌握克服马虎的方法,养成仔细做事的良好习惯。第一板块侧重明理,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做事认真仔细的价值认同;第二板块侧重导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克服马虎的具体方法,逐步养成好习惯。两个板块是递进关系,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课程设计思路。副版绘本《“小马虎”添麻烦》呈现了学生生活中典型的马虎现象,旨在引导学生感受马虎给他人带来的麻烦,进一步补充和强化做事认真仔细的重要性。教材通过呈现生活中“小马虎”的常见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马虎带来的麻烦,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马虎的原因,并提供了诸如贴小提示、列小清单、相互提醒等做事仔细的方法。教材内容紧密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和简洁易懂的文字呈现,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旨在助力学生养成仔细做事的良好习惯,培育认真负责的态度。 课标 分析 政治认同:初步培养学生对认真做事这一良好品质的认同,认识到这是社会倡导的积极价值观的体现。 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明白做事仔细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道德修养。 法治观念:培养学生做事仔细的习惯,为其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等法治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健全人格:帮助学生认识到马虎的危害,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专注、细心的健全人格特质。 责任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做事仔细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表现,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学情 分析 1.学生认知特点:一年级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持久性不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生动有趣、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生行为特点: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形成一些基本的行为习惯,但往往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等良好习惯,帮助他们认识到马虎的危害,并学会如何克服马虎。 3.学习需求与难点 学习需求:学生对做事仔细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往往缺乏具体的方法和技巧来克服马虎。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游戏体验,加深对做事仔细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难点:学生难以将所学内容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细心习惯。学生缺乏自我检查和纠正错误的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学习 目标 学习克服做事马虎的方法并积极在生活中践行,养成仔细做事的良好习惯,逐步提升做事的专注力。 学习 重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做事认真仔细的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养成仔细做事的良好习惯。 2.本课教学的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马虎形成的原因并主动改正马虎问题。 课前 准备 学生准备:课本。 教师准备:课件、教案、视频。 学 习 过 程 学习任务创造 学习过程实施 学习领导力提升 导入:故事:帮小魔法师养成不马虎的习惯 播放课件,教师以“乐乐”的身份说道:“小朋友们,大家好呀!欢迎回到魔法成长学院!我是你们的好朋友乐乐!” 展示情境导入页面,继续说道:“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小马虎,也知道了小马虎的原因,可是呢,小魔法师们,又到了新的难题,他们想请小朋友们帮自己养成不马虎的习惯,你愿意帮助他们吗?” 学生齐声回答:“我们愿意!” 教师:“太好了!那我们一起出发吧!现在,我们先来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