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 一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25.3 课题 《请帮我一下》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内容 分析 《请帮我一下》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6课。本课围绕“我们一起长大”这一主题,侧重培养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懂得要积极、主动地向他人求助,锻炼其求助技能。在本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克服难为情、怕被人拒绝等心理,敢于主动向他人求助。本课从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着手,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意识、习惯和技能,同时让学生明白有些困难可以自己解决,避免形成万事都求助的依赖心理。 本课主要设计三条线索:第一,知道困难是生活的一部分,面对困难时要有积极的心态第二,明确在面对困难时,并不是所有的困难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有些困难完全可以靠自己解决。在寻求别人的帮助时,要选择合适的时机、适合的求助对象,同时渗透文明礼仪教育。第三,引导学生领悟“帮助”的价值与意义,在生活中不仅要能接受别人的帮助,懂得感恩,也要学会帮助他人,让友爱与互助精神得到传递。 课标 分析 1. 政治认同:虽然本课不涉及具体的政治内容,但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和集体意识,为他们未来的政治认同打下基础。 2. 道德修养: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尊重他人、感恩帮助、勇于求助等基本的道德准则,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 法治观念:本课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在求助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则和秩序,如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意愿,不滥用求助权利等。 4. 健全人格:通过培养学生的求助意识和表达能力,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5. 责任意识:强调在遇到困难时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寻求帮助,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情 分析 知识经验:学生知道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策略经验:学生有了一定的求助技巧。 生活经验:学生在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有对于求助礼仪的教育,他们善于求助。 困难障碍:一部分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会产生畏难、难为情、怕被别人拒等心理,不敢主动向他人求助。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习惯于依赖他人,缺少独立面对、解决困难的能力。由于当今社会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即使有能力解决困难,也缺乏主动帮助他人的意识,显得比较自私、冷漠。 突破措施:通过情境故事和榜样力量,在遇到困难时,懂得积极主动的向他人求助,有基本求助能力,愿意接受帮助并帮助别人。 学习 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和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遇到困难是常事,懂得遇到困难不要慌。 2.通过创设情境、读儿歌,小组讨论等,知道求助是生活需要的基本能力,学会辨别哪些困难需要求助,哪些事情需要自理,形成正确的求助观念。 学习 重难点 通过情境分析和小组讨论,分辨出哪些困难应该向人求助,哪些事情应该自理。 课前 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身边的困难。 教师准备:(1)PPT课件;(2)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一、游戏导入,理解“困难” (目标1) 1、玩游戏:画鼻子。(没有人提醒,自己画。) 提问:为什么把鼻子画歪了? 总结:在画鼻子的时候,因为遮住了眼睛,所以看不见、画不准了。这就是你在画鼻子时遇到的困难。 出示图片,看看小朋友又遇到了哪些困难? 你还遇到什么困难?心情怎样? 学生分享 教师小结:在我们的学习、游戏、生活中,“大家都会有困难”。(板书:大家都会有困难) 但是,遇到困难的时候,着急、害怕是解决不了事情的,我们要做到--不慌张。(板书:遇到困难不要慌) 学生能按照老师要求做游戏。 评 价 标 准说出遇到的困难谈谈当时的心情星级 预设: 美术课上,水彩笔没水了。 鞋带总是系不好。 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 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