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3115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学课件(共36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1015072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七年级,历史,初中,2024,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事实。(时空观念) (2)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结果、意义;知道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了解丝绸之路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学习张骞、班超等历史人物为报效祖国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目录 CONTENTS 一、张骞通西域 二、丝绸之路 三、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玉门关阳关遗址 01 张骞 通西域 一、张骞通西域 (一)西域概念 汉朝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玉门关 阳关 葱岭 狭义西域 广义西域 一、张骞通西域 (二)背景 材料1:汉初西域有36国,后来匈奴征服乌孙、楼兰等小国,“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 ———《后汉书》 材料2:汉初西域有36国,后来匈奴征服乌孙、楼兰等小国,“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至匈奴单于, 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 ———《后汉书》 材料3:文景时期,继续与匈奴和亲,并厚予馈赠,但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抢走人畜,毁坏庄稼。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西域社会状况: 汉初的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匈奴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朝十分被动。 西汉匈奴关系: 招募令 吾皇汉武帝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如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 ———《史记·大宛列传》 陛下!臣愿出使月氏 张骞 一、张骞通西域 (二)背景 张骞本是一名郎官,中国汉代旅行家、外交家、探险家。他志在为国分忧,勇敢地出来应募,承担出使西域的使命。 目的:公元前138年,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踏上了前往西域的路程。 张骞 汉武帝 一、张骞通西域 (三)第一次出使西域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线图 结合地图找出张赛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起点和最远到达的地方,以及经历了怎样的艰辛? 结合张骞的经历,他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敢于冒险 百折不挠 不辱使命 不畏艰难 公元前138年 张骞率100余人出发 被扣10余年“持汉节不失” 继续西行历尽艰险 再次被扣留 公元前126年回到长安 随从仅剩1人 一、张骞通西域 (三)第一次出使西域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线图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带回哪些特产? 石榴 葡萄 一、张骞通西域 (三)第一次出使西域 带领西域各国的使节返回长安 张骞 一、张骞通西域 (四)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 羊 牛 丝绸 茶叶 瓷器 香料 葱 大蒜 地毯 西传 有什么作用呢?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东传 一、张骞通西域 (四)第二次出使西域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史记·大宛列传》 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凿空”之举? “凿空”是开通道路,西域与中原长期交通不便,张骞开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 一、张骞通西域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未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同西域各国建立了联系,知道了许多西域地区的山川、地形、物产、人口、风俗等,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 ———《秦汉,一个民族强盛的起点》 没有张骞出使西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 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