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7601

第2章章末复习建构课(课件+测评卷含答案,共3份打包)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4-2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142909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选择性,化学,高中,科版,打包
    (课件网) 章末复习建构课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1.化学反应的方向 知识体系构建 2.化学反应的限度 3.化学反应的速率 考向一 化学反应速率 1.(2022·浙江1月卷)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A(s)+2B(g) 3X(g),c(B)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曲线甲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高考真题体验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A.从a、c两点坐标可求得从a到c时间间隔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 B.从b点切线的斜率可求得该化学反应在反应开始时的瞬时速率 C.在不同时刻都存在关系:2v(B)=3v(X) D.维持温度、容积、反应物起始的量不变,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c(B)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乙所示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C [从图像可以得到单位时间内的浓度变化,反应速率由单位时间内物质的浓度变化计算得到,从a、c两点坐标可求得从a到c时间间隔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A正确;b点处的切线的斜率是此时刻物质浓度除以此时刻时间,为反应物B的瞬时速率,B正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系数之比,得3v(B)=2v(X),C不正确;维持温度、容积不变,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反应速率增大,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平衡状态与原来的平衡状态相同,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2.(2023·广东卷)催化剂Ⅰ和Ⅱ均能催化反应R(g) P(g)。反应历程(下图)中,M为中间产物。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Ⅰ和Ⅱ,反应历程都分4步进行 B.反应达平衡时,升高温度,R的浓度增大 C.使用Ⅱ时,反应体系更快达到平衡 D.使用Ⅰ时,反应过程中M所能达到的最 高浓度更大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 13 C [由图可知两种催化剂均出现四个波峰,所以使用Ⅰ和Ⅱ,反应历程都分4步进行,A正确;由图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达平衡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R的浓度增大,B正确;由图可知Ⅰ的最高活化能小于Ⅱ的最高活化能,所以使用Ⅰ时反应速率更快,反应体系更快达到平衡,C错误;由图可知在前两个历程中使用Ⅰ,活化能较低,反应速率较快,后两个历程中使用Ⅰ活化能较高反应速率较慢,所以使用Ⅰ时,反应过程中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 13 C [根据题图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Mn(Ⅲ)的浓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后Mn(Ⅲ)全部转化为Mn(Ⅱ),化合价降低,体现氧化性,则Mn(Ⅲ)能氧化H2C2O4,A错误;由“Mn(Ⅱ)起催化作用”可知,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和Mn(Ⅱ)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前期无Mn(Ⅱ),反应物浓度随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小,故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生成Mn(Ⅱ)后,随Mn(Ⅱ)催化反应的进行,使反应速率增大,但随着反应物浓度的降低,浓度变化起决定作用,反应速率又会减小,所以反应速率会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B错误;根据题图可知,Mn(Ⅶ)和Mn(Ⅱ)不能大量共存,C正确;H2C2O4是弱电解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4.(2022·北京卷)CO2捕获和转化可减少CO2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原理如图1所示。反应①完成之后,以N2为载气,以恒定组成的N2、CH4混合气,以恒定流速通入反应器,单位时间流出气体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始终未检测到CO2,在催化剂上有积碳。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5.(2022·浙江6月卷)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在某催化剂表面上发生氨的分解反应:2NH3(g) N2(g)+3H2(g),测得不同起始浓度和催化剂表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