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EAM 教学模式下的科学活动课 ———《让水轮转起来》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基于 STEAM 教育理念下的科学活动课———《让水轮转起来》,下面我将从,活动背景和目标、活动设计、活动开展、反思与评价几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活动背景和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 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 欲望。目前小学科学活动课,程涉及多为本章节知识,缺乏一个对所学知识 的一个整合和创新,而 STEAM 教育融入科学活动,将科学、技术、工程、艺 术、数学等学科相整合,并且将之前所学的学科知识进行拓展。 通过从设计到制作转动的水轮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的学会设计和探索, 培养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设计: 1.确定任务 STEAM 教育融入科学实践活动课,主题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课程目标、 学校资源优势、学生实际等因素,从多学科来选择内容。制作“转动的水 轮”融合了科学中的电路、电机知识;数学中的长度测量和角的平分知识; 美术中的绘画、雕刻等知识;让学生动手制作水轮、水泵、活动小人等活 动,符合 STEAM 教育模式。 2. 材料及工具准备: 材料有电路、电机、竹子、塑料瓶盖、铁丝;工具有电钻、电熔枪、 锯子、美工刀等。 3.适用年级: 电路连接是小学科学四年级知识、电机是六年级科学知识,根据学生 掌握的数学、美术等相关知识,以及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本教学设计适合 小学高年级学生。 三、活动开展 1、设计方案 学生观看教师自制的转动的水轮装置,让学生产生也想做一个类似装 置的冲动。在了解转动的水轮由框架、水轮、水泵、电路几个部分构成, 让学生从材料及工具、制作方法、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草图设 计等几个环节,小组合作完成设计方案。 2.方法与制作 ①如何搭框架———竹子是我们学生比较熟悉和常见的,用来做框架比 较方便,制作时要根据方案正确测量框架各部分的长度,利用电钻、钢锯 等工具,运用中国传统的榫卯、插接等方法制作,让框架更牢固。制作时 要充分考虑水槽和水轮的大小,制作框架的关键是,各部分结构比例恰当, 框架要稳固。 ②如何制作水轮———框架完成以后我们就可以来做水轮了,水轮由轮 轴和叶片组成,制作时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角的平分,找出叶片各部分分布 的位置,这样做出的叶轮转动时才会更流畅。制作的关键是,让叶片与轮 轴要垂直,所有叶片在同一个平面上。 ③如何制作水泵———为了让水轮连续转动,我们来做一个水泵。运用 水泵是靠叶轮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来传送液体的工作原理,将叶轮和电机 组合就做成了水泵。叶轮由轮毂、叶片、盖板组成,我们可以利用熟料瓶 盖来做叶片和盖板。制作时一定要保证叶轮的密封性,在利用热熔胶来密封 时由于冷却时间较长,长时间用手拿容易变形,可以想办法先固定盖板再 进行操作。制作水泵的关键是,电机的防水,防止叶轮的水渗入电机。 ④如何连接水泵———如何让水泵转动起来,运用我们已学的电路连接 知识,正确连接水泵。为了省电可以利用太阳能来给电机提供动力,让水 轮长时间转动就不用考虑买电池的费用了。水泵抽水时,要首先对叶轮进 行空气排空,这里我使用吹气球来对叶轮进行排空。 ⑤如何更美观———为了让装置更美观,运用美术中的绘画、雕刻等方 法制作小木人,利用水轮的转动带动小木人运动,让装置更生动有趣。 3.测试和改进: 在学生掌握制作的方法之后,小组合作完成各个模型,并进行测试。 这里要提醒学生每完成一个步骤都要进行测试,特别是叶轮放入盖板后要 测试它的转动情况,不然水泵都密封好了发现叶轮不转动了,那样就只有 返工重做了。测试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