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1365

4.2权利行使注意界限课件(共29张PPT+3个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4-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791705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视频,必修,选择性,政治,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行使权力有边界 不得滥用民事权利 议学情境 一审法院对此案审理后认为,卫生间与厨房的功能明确,对建造有一定的特殊要求,被告的房屋改造格局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此外,法院认为,基于卫生间的特殊用途,如此改造会让楼下业主产生不适,不符合一般人的生活习惯,且有违善良风俗。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1 民事权利有限制 2 4.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自主学习 1.民事权利行使的界限(要求) 2.★民法给名誉权设定了什么界限? 3.★法律对著作权的限制有哪些? 4. ★为什么要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5.相邻关系的★实质是什么?主要类型有哪些? 6.★如何处理相邻关系? 7.法律规定相邻关系有什么意义(作用)? 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P35—38,找出相关内容,并划出来。 民事权利有限制 壹 1.民事权利行使的界限(要求) 2.★民法给名誉权设定了什么界限? 3.★法律对著作权的限制有哪些? 1、权利的含义: 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 2、民事权利行使的界限(要求)———识记: (1)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 (2)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遵循诚信原则;不违法;不违背公序良俗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不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 有界限 民法为不同的民事权利设定了界限 民事权利有限制 议学情境 网购打差评被诉侵权?律师解读差评与侵权的界限 案例分析:林某在某电商平台注册了一家店铺,并通过了实名认证。云某通过网络在该店铺订购了一条某品牌的裤子。收到货品后,云某发现货品与网页宣传不符,就发表了买家评论并给予差评。之后,双方为此产生争议,云某又追加评论,谈了自身感受。林某对此大为不满,以云某恶意差评,侵犯该店名誉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云某侵害名誉权。 你在网购时给过差评吗?你认为云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有什么启示? 解析:云某的行为不构成侵权。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但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案例中云某对商品质量及经营者服务的评价仅是个人对商品及服务的情感表达,并没有诽谤、诋毁、侮辱等违反法律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启示: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探究与分享 (1)民法对名誉权(人身权)设定的界限: 3、不同民事权利的界限: ①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但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 【案例分析】记者实地探访插旗菜业得知,该企业标准化腌制池腌出来的酸菜是用来加工出口产品的,老坛酸菜包里的酸菜则是从外面收购来的“土坑酸菜”。 记者跟随公司的货车,在附近一片农田里,找到了腌制酸菜的土坑。工人们有的穿着拖鞋,有的光着脚,踩在酸菜上,有的甚至一边抽烟一边干活,抽完的烟头直接扔到酸菜上。而这些酸菜在被插旗菜叶收购时,插旗菜业并不对卫生指标进行检测。 有人为插旗喊冤,表示如果抵制插旗就是让无数农民绝收、工人失业、利用传统手法腌制为什么不行,媒体夸大负面报道。 思考:记者实地探访并进行新闻报道,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1)民法对名誉权(人身权)设定的界限: 3、不同民事权利的界限: ①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但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