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2102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PDF版+word版,无答案)

日期:2025-04-2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13773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初中,答案,+word,PDF,试卷,单元
    绝密★启用前 八上第一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几组数中是勾股数的一组是( ) A. 3,4,6 B. 1.5,2,2.5 C. 9,12,15 D. 6,8,13 2.在△ 中, = 8, = 15, = 17,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是直角三角形,且∠ = 90° B. △ 是直角三角形,且∠ = 90° C. △ 是直角三角形,且∠ = 90° D. △ 不是直角三角形 3.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 和 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25 或 7 C. 5 和 7 D. 7 4.小明在一个长方形的水池里游泳,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 30 ,40 ,小明在水池 中沿直线最远可以游( ) A. 30 B. 40 C. 50 D. 60 5.在△ 中, = 15, = 12, = 9,则△ 的面积为( ) A. 180 B. 90 C. 54 D. 108 6.如图,所有阴影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已知正方形 , , 的面积依次为 2,4,3,则正方形 的面积为( ) A. 9 B. 8 C. 27 D. 45 7.如图,在四边形 中,∠ = ∠ = 90°, = 12, = 16, = 15,则 = ( ). A. 20 B. 25 C. 35 D. 30 8.如图,一棵大树被大风刮断后,折断处离地面 8 ,树的顶端离树 根 6 ,则这棵树在折断之前的高度是( ) A. 10 B. 14 C. 16 D. 18 第 1页,共 5页 … … … … ○ … … … … 外 … … … … ○ … … … … 装 … … … … ○ … … … … 订 … … … … ○ … … … … 线 … … … … ○ … … … …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 … … … ○ … … … … 内 … … … … ○ … … … … 装 … … … … ○ … … … … 订 … … … … ○ … … … … 线 … … … … ○ … … … … 9.如图,长方体的高为 9 ,底面是边长为 6 的正方形.一只蚂 蚁从顶点 开始爬向顶点 ,那么它爬行的最短路程为( ) A. 10 B. 12 C. 15 D. 20 10.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早有记载.如 图①,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再把较小的两张正方形纸片按图② 的方式放置在最大正方形内,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 ) A.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B.最大正方形的面积 C.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 D.最大正方形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 二、填空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1.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比为 3:4:5,且其周长 为 60 ,则其面积为 . 12.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 1,则△ 的三边长 , , 的大小关系是_____. (用“>”连接) 13.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 , ,且满足( 3)2 + | 4| = 0,则该直 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 14.如图,带阴影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2. 15.如图,在 △ 中,∠ = 90°, = 5 , = 3 ,动点 从点 出发,沿 射线 以 2 / 的速度移动,设运动的时间为 ,当 =_____ 时,△ 为直角 三角形. 三、解答题:本题共 7 小题,共 55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 6 分) 在 △ 中,两条直角边 、 的长 、 满足|4 | + 2 10 + 25 = 0. (6 分) (1)求 长的平方; (2)求 △ 的面积. 第 2页,共 5页 … … … … ○ … … … … 内 … … … … ○ … … … … 装 … … … … ○ … … … … 订 … … … … ○ … … … … 线 … … … … ○ … …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 … ○ … … … … 外 … … … … ○ … … … … 装 … … … … ○ … … … … 订 … … … … ○ … … … … 线 … … … … ○ … … … … 17.(本小题 9 分) 在 △ 中,∠ = 90°, ⊥ 于点 , = 20, = 15(9 分) (1)求 的长; (2)求△ 的面积; (3)求 的长. 1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