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3552

18 井冈翠竹 教案

日期:2025-03-3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420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井冈,翠竹,教案
  • cover
18 井冈翠竹 教学目标 1.积累课后读读写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言运用) 2.学习作者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比喻、排比、顶真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抒情韵味的写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激发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3.精读重点段落和词句,体会作者对井冈翠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4.感受井冈翠竹的革命精神,理解井冈翠竹的象征意义。(审美创造、文化自信) 教学新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学校举行的“红色文化周”期间,我们来学习散文《井冈翠竹》。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革命的奠基石。让我们走进那段革命岁月,置身于血雨腥风、前仆后继的革命斗争之中,进而理解作者文中所表现的井冈翠竹所象征的坚贞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作者写作时心中涌动的红色激情。你们最想了解井冈翠竹的什么呢?让我们通过文字来感受井冈翠竹吧! 二、教学新课 学习任务一:竹之声音———读准字音,识记字形,自由读文 1.预习检查(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由读文(要求读出声音) 学习任务二:竹之根源———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学习任务三:竹之枝节———划分结构层次,概括文意 1.默读课文,全文共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参考示例:第一部分:写井冈翠竹的“神采”。(1-2) 第二部分:写井冈翠竹在革命时期的“神勇”。(3-9) 第三部分:写井冈翠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10-13) 2.散文的纵式结构,以事物本身发展的进程为线索,纵深地组织材料。《井冈翠竹》是一篇纵式结构的文章吗?请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示例:《井冈翠竹》是一篇纵式结构的文章。作者以井冈翠竹为线索,串联了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几个片段,表现井冈山人民有顽强不屈的革命斗争精神,就像翠竹那样坚贞不屈,英勇顽强。 3.全文按照什么顺序安排层次? 参考示例:由竹子外形写到功绩,先总后分,结尾总结点题。写竹之外形,按远近顺序,写竹之功绩,按过去到现在的时间顺序写。 4.读完本文,请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参考示例:作者在描写翠竹的外形后,重点叙述了翠竹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同阶段建立功勋、献出一切的精神。文章借井冈翠竹表现井冈山人民对祖国不懈、无私的贡献。 学习任务四:竹之神韵———赏析重点句子,分析表达效果 1.开头一句“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参考示例:先写井冈山林海之广,再点题,明确使人难忘的是毛竹。这句话饱含真挚的情感,突显毛竹形象的高大,表达了作者对毛竹由衷的喜爱之情,从而引出下文。 2.本文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拟人、排比、顶真等修辞手法,使整篇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富有韵味。请从表达方式、修辞、句式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参考示例:运用景物描写,从远处和近处描写井冈翠竹,表现毛竹苍翠茂盛、一望无际、姿态多样的特点。 修辞:比喻———将井冈翠竹比作“岗哨”和“奇兵”,形象地描写了竹子的挺拔和密集;拟人———赋予竹子以人的特征,如“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使竹子具有了守卫的姿态;排———连续使用三个“有的”句式,强调了竹子的不同形态和特征;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共同营造了一种生动、形象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井冈翠竹的壮丽景象。 (2)毛委员和朱军长下山去了,红军下山去了,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人民一样,坚贞不屈。 参考示例: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赞美了毛竹具有和井冈山人民一样坚贞不屈的品格,赞美毛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