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检测卷(培优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25九上·普宁期末)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乱龙》中记录了“顿牟掇芥”。意思就是经过摩擦的琥珀或玳瑁的甲壳(顿牟)能吸引(掇)芥菜籽、干草等轻小的物体(芥)。这一记述说明 A.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自然界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C.摩擦后的琥珀与芥菜籽、干草等带上了同种电荷 D.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 A.琥珀或玳瑁的甲壳能吸引芥菜籽、干草等轻小物体,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不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故A错误; B.经过摩擦的琥珀或玳瑁的甲壳(顿牟)能吸引(掇)芥菜籽、干草等轻小物体,是带电体的性质,不能说明自然界有两种电荷,故B错误; C.摩擦后的琥珀或玳瑁的甲壳与芥菜籽、干草等轻小物体,不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故C错误; D.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所以经过摩擦带电的甲壳能吸引芥菜子、干草等的微小屑末,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据此分析判断。 2.(电量及其计算 )5分钟内通过甲导体的电量与6分钟内通过导体乙的电量之比1:2,则甲、乙两导体的电流强度之比为( ) A.5/3 B.1/2 C.3/5 D.7/6 【答案】C 【知识点】电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t甲=5min,t乙=6min,Q甲:Q乙=1:2, ∴根据I= 可得: = = × = × = . 故选C. 【分析】知道甲乙导体的通电时间和电荷量之比,根据I= 求出两者的电流强度之比. 3.(2024九上·承德月考)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作用情况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小球一定带负电 C.小球一定不带电 D.小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图中橡胶棒吸引小球,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小球可能带正电;因为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小球也可能不带电,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4.(2024九上·荣县期中)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同种电荷。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荷 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荷 C.甲球带正电荷,乙球一定带负电荷 D.甲球带正电荷,乙球可能不带电 【答案】D 【知识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已知丙球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同种电荷,则丙球带正电; 由图知,甲球与丙球靠近时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知,甲球一定带正电; 甲球与乙球相互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知,乙球可能带负电;但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所以乙球可能不带电。 综合知,乙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5.(2024九下·武冈模拟)小浩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从而使气球带上了电荷 B.若气球带负电,气球与一轻小物体相互吸引,则该物体一定带正电 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若气球带负电,则摩擦过程中气球失去了电子 【答案】C 【知识点】两种电荷;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A.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转移的过程,故A错误; B.气球带负电,气球与一轻小物体相互吸引,则该物体可能带正电,可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