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学习演讲词 本单元任务单 在公众场合,有的人说话旁征博引,幽默风趣,魅力四射,能牢牢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而有的人则结结巴巴,紧张不已,甚至词不达意。你想做哪种人呢?其实这种当众讲话的能力便是演讲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本单元,我们将跟随演讲者,走入演讲现场,去感受他们不同的风格,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演讲词,力争做一个演讲达人。 第一课时 环节一:观看演讲视频,说说你对演讲的感受 什么是演讲 演讲者在特定的环境中,借助以有声语言为主和态势语言为辅的艺术手段,针对社会现实和未来,面对广大听众发表意见,抒发感情,从而达到感召听众并使其行动的一种现实的信息交流活动,这就是演讲。演讲以讲为主,演为辅的,既是听觉的,又是视觉的。兼有空间性和时间性艺术特点的综合的现实活动。 演讲的模式 1.信息式演说:为听众提供信息,教会听众具体 技能,是知识性的。 2.观点式演说:阐述观点、说服他人、鼓动情绪。 3.即兴式演说:在特定的社交场合临时表演的演 说。 环节二:课前预习 演讲词 演讲者 简介 备注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红烛》、《死水》。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王选 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被誉为“当代毕昇”。2002年获得国家最高科技技术奖。 领导研制成功“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顾拜旦 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本文是他在1919年4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会上发表的演讲。 1.作者简介 2.内容简介 演讲词 内容简介 备注(写作背景)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先生在民主人士李公朴殉难的追悼会上做的一次即兴演讲。严厉声讨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的同时,也高度赞扬了李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号召人民群众站起来,一起与反动派抗战到底。 在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殉难的追悼会上,面对反动派的无理取闹,肆意捣乱,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做了一次震撼全国的即兴演讲。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于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演讲。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作者讲述了人生中抉择的智慧。 本文是作者1998年在北京大学的演讲。当时他61岁,这次演讲可以说是青年学子安身立命的良方,建功立业的指南。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这篇演讲作者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和内涵与价值。 1892年11月25日,顾拜旦在“法国体育联合会”成立3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发表了演讲,他第一次正式提出创办现代奥运会的提议。 1.速读《最后一次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说说演讲词的“针对性”包括哪些因素? 在四篇演讲词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环节三: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 针对性 《最后一次讲演》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针对某一特定事件(或主题) 针对的是李公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一事 针对的是《瞭望》周刊“情系中华”征文颁奖大会 针对的是“北大讲座”这样一个公众事物 针对的是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这件事 针对某一特定人群 针对的是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进步人士 针对的是在人民大会堂参加“情系中华”大会的各类科学精英 针对的是北大学子 针对的是推崇奥林匹克精神的一群人 2.除此之外,演讲词还有什么其他特点? 观点鲜明 态度明确 思路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