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6974

3.2 课时3 煤的干馏与苯课件 (共24张PPT) -2024-2025学年鲁科版2019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5-04-05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227121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二,必修,化学,高中,2019,科版
  • cover
(课件网) 煤的干馏与苯 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1. 能根据实验现象辨识苯的结构特征,能联系苯的组成和结构解释有关的宏观现象。并能依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的性质。 2. 能从苯的有关实验事实中提取证据,建立苯的结构模型。能从宏观和微观结合上收集证据,能依据证据从不同视角解释或推理苯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 俗话说:“无醛不成胶,无苯不成漆。”大部分人只知道甲醛有毒,而忽略了苯的危害。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国际卫生组织已经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可以引起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也被医学界公认。 苯具有哪些性质? 装修时该如何减少苯的危害? 工业上如何制取苯? 以煤为原料,可制得苯 一、煤的综合利用 将煤中的有机物及碳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制得的CO和H2的混合气体就是水煤气。 煤的液化 煤的综合利用 煤的干馏 煤的气化 在一定条件下将煤转化液体燃料(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化合物 )的过程。 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 通过煤的综合利用可降低燃煤污染,提高燃煤的热效率。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思考: 1、煤的干馏得到了哪些产品? 2、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有什么区别? 煤干馏的实验装置图 煤的干馏 干馏产物 主要成分 主要用途 出炉煤气 焦炉气 氢气、甲烷、乙烯、一氧化碳 气体燃料、化工原料 粗氨水 氨气、铵盐 氮肥 粗苯 苯、甲苯、二甲苯 炸药、染料、医药、农药、合成材料 煤焦油 苯、甲苯、二甲苯 酚类、萘 医药、染料、农药、合成材料 沥青 电极、筑路材料 焦炭 碳 冶金、燃料、合成氨 石油的分馏: 1.定义: 通过加热和冷凝,把石油分离成沸点范围不同的产物。 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二、苯 根据以上信息,推测苯的分子式应如何表示? C6H6 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煤气灯中首先发现苯,并测定其含碳量,确定其最简式为CH。 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制得苯,并将其命名为苯。 之后,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等确定其分子量为78。 1.苯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熔点 沸点 无色 液体 特殊气味 比水的小 难溶于水 5.5℃ 80.1℃ 苯 当温度低于5.5℃时,苯会凝结成无色晶体。 苯有毒,使用时应注意防护,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苯是常用的有机溶剂,能与乙醇、氯仿、乙醚、二硫化碳、四氯化碳、冰醋酸、丙酮等混溶。 注 意 凯库勒是一位极富想象力的化学家,长期被苯分子的结构所困惑。一天夜晚,他在书房中打起瞌睡,眼前又出现了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见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并旋转不停。他像触电般地猛然醒来,终于提出了苯分子的结构。对此,凯库勒说:“让我们学会做梦吧!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真理。” 凯库勒的梦中发现并不是偶然的,这是跟他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对问题的执着追求分不开的。同学们现在只有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今后才能有所发明创造。 凯库勒 (1829—1896) 凯库勒发现苯分子结构 凯库勒于1865年提出苯的分子结构模型,1866年发表的“关于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两个假说: ①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环状闭链,即平面六边形环。②各碳原子之间存在单、双键交替形式。 C H C C H H C C H C H H 或简写为 苯分子中确实是单、双键交替存在吗? 苯的这一结构式被称为凯库勒式,一直沿用至今。 凯库勒发现苯分子结构 合作探究 1. 如果苯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性质应与乙烯性质相似,则可能具有哪些重要的化学性质? 2. 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来证明? 能否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发生氧化反应)? 能否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加成反应) 比较苯与乙烯的化学性质 实验内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