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乙 酸 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1.能从原子、分子角度认识乙酸的组成、结构,掌握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认识官能团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理念 3.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会书写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酸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质,我们食用的食醋,其主要成分就是乙酸,因此乙酸又叫醋酸,普通醋含醋酸3%~5%,山西陈醋含醋酸7% 观察乙酸并联系生活,归纳乙酸的物理性质 一、乙酸的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液体 易挥发 沸点118 ℃,熔点16.6℃ 密度比水略大 易溶于水和乙醇 (温度低于熔点时,纯净的乙酸凝结成冰一样晶体,称为冰醋酸) 二、乙酸的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球棍模型 空间填充模型 C2H4O2 羧基 CH3COOH O CH3 C-OH 或 H O H H— C—C—O—H —COOH 或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1)食醋可以清除水垢,利用了醋酸的什么性质? 水垢主要成份: Mg(OH)2; CaCO3 酸性 2CH3COOH + CaCO3 = (CH3COO)2Ca +H2O+CO2↑ 判断酸性: CH3COOH>H2CO3 H2CO3 2CH3COOH + Mg(OH)2 = (CH3COO)2Mg+2H2O 2)设计实验,比较乙酸与盐酸;乙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 〈2〉乙酸与碳酸比较 〈1〉乙酸与盐酸比较 同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的盐酸和乙酸与锌粒反应,盐酸反应速率比醋酸快 酸性强弱: HCl>CH3COOH>H2CO3 Zn+ 2CH3COOH → (CH3COO)2Zn + H2↑(速率较慢) Zn+ 2HCl = ZnCl2 + H2↑(速率快) 2CH3COOH + Na2CO3 =2CH3COONa +H2O+CO2↑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1、弱酸性(酸的通性) 乙酸是一元弱酸,电离方程式为 ①与指示剂反应 ②与金属反应(Na)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uO) ④与碱反应(NaOH) ⑤与盐反应(NaHCO3) 乙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Na + 2CH3COOH → 2CH3COONa + H2↑ CuO + 2CH3COOH → (CH3COO)2Cu + H2O NaOH+ CH3COOH → CH3COONa + H2O NaHCO3 + CH3COOH → CH3COONa + CO2↑+ H2O 从分子结构上看,乙醇和乙酸都含有-OH,为什么前者没有酸性,后者有酸性? 分子中部分原子的特殊排列决定了分子的主要化学性质。 结构决定性质 乙酸、水、乙醇、碳酸的性质比较 物质 比较内容 醇 -OH 水 HOH 碳酸 (HO)2C=O 羧酸 -COOH 羟基上氢原子 活泼性 在水溶液中电离 酸碱性 与Na反应 与NaOH反应 与NaHCO3反应 极难电离 中性 反应放出H2 不反应 不反应 部分电离 弱酸性 反应放出H2 反应 反应放出CO2 增强 微弱电离 中性 反应放出H2 不反应 不反应 部分电离 弱酸性 反应放出H2 反应 不反应 有腥味的鱼 无腥、香醇,特别鲜美 酯化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乙酸的酯化反应 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生成,并能闻到香味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 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加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 乙酸,再加入几片碎瓷片。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小心加热,将产生的蒸汽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液面上 ,观察现象 可逆反应 CH3COOCH2CH3 + H2O CH3COOH+CH3CH2OH 浓硫酸 乙酸乙酯 注意事项 碎瓷片防暴沸 导管在饱和Na2CO3液面上:防止倒吸 长导管冷凝、回流、导气作用 加物顺序:乙醇→浓硫酸→乙酸 饱和Na2CO3作用 ①溶解乙醇; ②中和乙酸; 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利于酯的析出 浓硫酸:催化剂、吸水剂 作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生成的副产物是水,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促进平衡的正向移动,提高产率 沸点: 乙酸乙酯(77.1) 乙醇(78.3 ℃ ) 乙酸(118℃) 缓慢加热: 减少乙酸、乙醇的挥发。 加热温度不过高 分离碳酸钠和乙酸乙酯:分液 2.乙酸的酯化反应 浓H2SO4的密度大于乙醇的密度,混合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为了防止暴沸,要先加入乙醇。 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