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8446

1北京的春节 课件(共47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21974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北京,春节,课件,4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北京的春节 1 同学们,提到春节,大家脑海中都会浮现出阖家团圆、热闹喜庆的画面。但不同地方的春节各有特色,北京作为历史悠久的古都,春节更是有着深厚底蕴。老北京人怎样筹备春节? 让我们走进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描绘的北京的春节吧。 老舍(1899-1966) 1899 年出生于北京的满族家庭。他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首位荣获 “人民艺术家” 称号的作家 。早年在英国任教时开启创作,著有《老张的哲学》等。回国后创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其作品多取材于市井生活,京味浓郁,语言通俗幽默 ,生动反映社会现实与民众疾苦 。 时间跨度大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热闹 初读课文 扫除拦路虎 腊月 展览 风筝 空竹 口琴 更新 鞭炮 除夕 春联 扫除 年糕 充足 店铺 开张 对联 年画 通宵 间断 除非 必定 光景 燃放 亲戚 拜年 寺院 轿车 骆驼 元宵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 词语解释 腊月:农历十二月。 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改变了样子,呈现出了一种新的面貌。 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分外:超过平常,特别。 截然不同:指二者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 元宵:用糯米粉等做成的球形食品,有馅儿,多煮着吃,是元宵节的应 时食品。 光景:境况,状况,情景。 体现“京味儿”的词语: 杂拌儿 零七八碎儿 玩意儿 生字我会写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左半部分不要少一横。 cù 注意中间的“又”写得窄而短,左右疏密均匀。 tān 左半部分的“火”比右半部分的“然”略短,但不能写到“灬”的上方。 rán 理清脉络 快速地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围绕春节都写了哪些重要的日子?然后以四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填表。 小组合作 时间 风俗习惯或人们的活动 小组合作 时间 风俗习惯或人们的活动 腊月初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 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过了二十三 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 除夕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正月初一 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 初六 铺户开张,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听戏 元宵 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 春节结束 精读感悟 过节时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春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这种特质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 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腊八节 这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 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思考:作者是如何抓住重点,写出风俗特点的? 主要描述了北京地区迎接春节的传统习俗,特别是腊八这一天熬制腊八粥的风俗。作者不仅详细介绍了腊八粥的制作材料,还通过这些细节展示了腊月寒冬里人们对新年的期待与热情,以及对农业丰收成果的骄傲展示。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是形容腊月最寒冷时节的一句俗语;“腊八粥”则是一种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熬制的传统美食,它由各种米、豆类及干果混合制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文化意义。“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这句话用比喻的方式强调了腊八粥成分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象征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