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8867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228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格式
  • cover
课题 《一滴水经过丽江》 授课教师 课程 标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 1.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2.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指引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初步感悟作品的内涵,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 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 分析 1.教材分析: 《一滴水经过丽江》选自人教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四篇课文。 游记单元,是第一次进入初中语文教材。本单元收录的四篇课文为风格、写法各异 的游记,意在展示游记自由多样的特点,打破语文教学中对游记的一些刻板印象。 本文出自名作家阿来之手,亦为游记中的“异类 ”,不写人的“游览 ”而写水的 “经历 ”,用一滴水从融化成形到汇入大海的过程,串起了丽江的景物与建筑、人 文与地理、历史与现实,构思、视角新颖独特,语言饱含深情。 2.学情分析: 前三篇游记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游记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要素,能独立阅读 游记,掌握一些品读游记语言、形象的方法。 八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偏理性思维,情感体验能力和表达能力均较薄弱。活动性 与知识性并重的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 到提升。 教学 目标 1.梳理“水 ”的行踪,明晰文章的层次结构。 2.赏析文中精彩语句,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 3.把握作者新颖构思,领会独特视角的妙处。 4.提升学生审美情趣,懂得感悟生活的美好。 教学 重点 1.梳理“水 ”的行踪,明晰文章的层次结构。 2.赏析文中精彩语句,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 难点 3.把握作者新颖构思,领会独特视角的妙处。 4.提升学生审美情趣,懂得感悟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我是广州中学的王珂老师。在我国西南边陲,有一座美丽 的城市,她的名字叫丽江。她静美得像一片云,浪漫得像一首诗。 从古至 今,描写和赞美它的文章有很多,其中有一篇最为独特。这节课,就由我 来陪伴大家,开启《一滴水经过丽江》的学习之旅。 讲授新课 一、字词识记 二、理解词语 三、温故知新 1. 游记的体裁特点 本单元是游记单元,游记是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 人文胜迹,抒发作者情思的一种写作体裁。其特点是: 以游踪为线索,按 游览顺序描写景物,记录见闻和感受。概括来说,就是所至、所见、所闻、 所感。 2. 本文的不同特点 本文是以“水 ”的视角来写;其它三篇都是从“人 ”的视角来写。体 现了游览主体的独特、游览方式的独特和游览感悟的独特。 三、课文品读 (一)识水之妙———独特的“一滴水 ” ①形态上发生的变化:(一片)雪———(一粒)冰———(一滴)水 ②变化历程说明什么: “一滴水 ”的来之不易,它带着美好的夙愿,经历 了漫长的等待,为即将开始的长途旅行积聚能量。“一滴水 ”作为游历者、 讲述者,带着读者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转换,了解丽江的前世、今生。 归纳:这是拟人化的水,它具有纯洁,滋润万物,积极快乐,充满灵 性的特点。作者以“一滴水 ”作为游览的主体,是因为丽江城以水见长, 水带给它生命与活力,生生不息。 (二)循水之———独特的“经过 ” ①自主探究:请分别从时间跨度、空间转换两个方面,梳理“一滴水 ”的 游览流程图。 归纳: “一滴水 ”的逐梦之旅,经历了从历史往事到当代风貌,从自 然环境到民风民俗的过程,游踪清晰,层次分明。 ②请结合“一滴水 ”的游踪,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第一层(1—5): 以水滴“ 自述往事 ”的方式,叙写历史。 空间上是由高而下,从雪峰直入地下。 第二层(6—16): 以水滴“旅途记事 ”的方式,描写现在。 空间上是平地起伏,更接近游人的视角。 (三)悟水之感———独特的“丽江” ①本文以“一滴水 ”的视角,看到和感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