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0695

1.1《氓》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130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学设计,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 cover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氓》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氓》出自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诗意的探寻”,选自《诗经·卫风》,作为一首经典叙事诗,以第一人称视角,细腻地描绘了一位女子从甜蜜恋爱、步入婚姻殿堂到惨遭遗弃的不幸经历。这一过程深刻地控诉了氓的薄情寡义,也反映出古代妇女对婚姻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男权社会的无声反抗,在古典文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与研究价值,对学生了解古代社会与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古诗文阅读经验,对《诗经》也有初步认识。然而,《氓》中女主人公复杂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以及诗歌独特的艺术特色,对他们来说仍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提升其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 语言建构与运用:系统积累文言词汇,精准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通过反复诵读与文本分析,切实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增强语言感知与运用能力。 2. 思维发展与提升:深度分析女主人公形象,细致体会其情感的起伏变化,从文本细节出发,探究诗歌背后的思想内涵,培养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3. 审美鉴赏与创造:多角度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比兴手法的运用、独特的语言风格、严谨的结构等,在赏析中感受《诗经》的语言美、意境美,提升审美情趣与创造能力。 4. 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入了解《诗经》的文化价值,深刻认识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女主人公形象,精准把握其情感变化,深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体会古代劳动妇女的情感世界。 2. 难点:从专业角度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深入感受《诗经》独特的语言美、意境美,理解比兴手法对诗歌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充满古典韵味,其歌词改编自《诗经·蒹葭》。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营造出浓厚的古典文化氛围,自然引出《诗经》这一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 2. 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对《诗经》有过一些接触,那现在大家来说说,你对《诗经》了解多少呢?”引导学生回顾《诗经》的基本知识,如“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3. 在学生回顾的基础上,引出课题《氓》,并简要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氓》产生于春秋时期的卫国,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婚姻习俗对男女的婚姻有着深刻影响,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女主人公的遭遇和情感。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放声朗读,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在朗读过程中,标注出不认识或不确定读音的字词。 2. 教师进行范读,范读时注意语速适中,节奏分明,语调富有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朗读示范。学生跟读,跟随教师的节奏和读音,纠正自己的错误,进一步把握诗歌的节奏。 3.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疏通文意,将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标注出来。教师巡视,解答学生在疏通文意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初步理解诗歌内容,梳理诗歌的叙事脉络。 (三)研读赏析(25分钟) 1. 分析女主人公形象(15分钟) 提问:“诗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女主人公形象,那么这个女主人公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诗歌,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女主人公的语言、行动、心理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例如,从“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勤劳善良,婚后不辞辛劳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