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三、火车与铁路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一场在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最先在英国棉纺织业兴起的,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转变的过程,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产方式 生产组织形式 手工 劳动 机器生产 手工工场 工厂 看图说史 图一 《权利法案》 图二 拥有最大的殖民地 图三 三角贸易 图四 工匠经验的积累 图五 圈地运动使农民失去土地 归纳: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英国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②经济条件:拥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殖民掠夺和三角贸易提供了原始资本、原料 ; ③技术条件: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④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政治前提:英国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经济条件:拥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殖民掠夺和三角贸易提 供了原始资本、原料 技术条件: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直接原因: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手工工场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一)开始: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纺纱 织布 棉 纺 织 业 这种纺车发明于16世纪早期,它是通过工人脚踏踏板,带动纺轮转动来进行纺纱的。这种纺车能够同时进行搓捻棉线和缠绕棉线两项工作,但是生产力很低。 177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棉纱荒”:织布速度提高,纺纱速度跟不上,棉纱供不应求。 注意:飞梭不是机器,而是织布机的零部件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一)开始: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手摇纺纱机】 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用人作动力,整台机器包括一个手摇轮和一排并列的纱锭。用手摇动轮子,不用手指的帮助,棉花就能够同时纺成线。最初的珍妮机一次能纺出8根纱线,经过改进后,能同时纺出80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珍妮纺纱机后涌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 珍妮机 水力纺纱机 骡机 水力织布机 时间 发明 动力 特点 1765年 珍妮纺纱机 人力 细而易断 1769年 水力纺纱机 水力 粗而结实 1779年 骡机 水力 细而结实 1785年 水力织布机 水力 效率提高40倍 缺点:动力不足 缺点:受自然条件限制 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水力纺纱厂,标志着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早期工厂的诞生。 动力制约机器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1712年,纽可门制造了第一台成功运作的蒸汽机。早期发明的蒸汽机只用于矿井抽水,很不完善,且燃料消耗量大,效率低。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二)发展: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 首先蒸汽机有一个锅炉室,把水加热,当水受热气化后变成水蒸汽,同时体积膨胀,靠巨大的气压来做推动运动,产生机械能,以此来推动各种设备作功。 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优点:不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