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五月的鲜花 同学们,当这优美的、激昂的旋律在我们耳畔响起时,你是否想过,今天幸福的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今天我们将学习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认识一位这样的开创者,一位伟大的革命先烈。 十六年前的回忆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11 你能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提出哪些问题? 课文写的是谁的回忆? 回忆了谁?回忆了什么? = 192 个月 = 5840 个日子 作者简介 李大钊的女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工作。 代表作品 :《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十六年前的回忆》等。 李星华 助读资讯 (1889-1927) 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李大钊 十六年前的回忆 11 本文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 听课文朗读,标出自然段序号。 字词识记 幼稚 避免 严峻 啪嗒 瞪眼 僻静 瞅见 靴子 魔鬼 苦刑 哼 绑住 啃食 长袍 执行 zhí chǒu mó xínɡ jùn bì bǎnɡ zhì dènɡ páo pì kěn hnɡ pā xuē 稚 避 啪 僻 瞅 靴 魔 刑 哼 峻 执 zhì bì pā pì chǒu xuē xínɡ mó jùn zhí hnɡ 绑 啃 袍 bǎnɡ páo kěn 押 yā 我会写 书写本课生字时,有哪些笔画需要注意呢? 左右结构,右半部分不要多加横。 第五笔不是“横折折钩”,而是“横折弯钩”。 回执单 不要漏写第八笔的“撇”。 阀门 同桌开火车读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停顿准确,注意语气。读完说一说:作者回忆了关于父亲的哪些事情,分别是在哪些自然段写到的。 我会读课文 被捕前 被捕时 被审时 被害后 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李大钊及其家人的哪些事情?试着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仿照“被捕前”,为剩下三个部分划分段落。 (19-29) (30-33) 被捕时 被审时 被害后 ·逐段读课文,了解各部分的内容。 ·抓住关键词句,提炼信息,加以概括。 ( 2-7 ) 被捕前 (8-18) 段落 叙述顺序 具体事情 第2~7自然段 被捕前 第8~18自然段 被捕时 反动派到家里搜捕父亲,父亲被捕。 第19~29自然段 被审时 第30~33自然段 被害后 全家得知父亲遇难的消息。 分别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 被捕前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父亲烧掉书籍和文件,工友阎振三被抓,父亲不顾劝说坚持留在北京。 浏览课文,找一找第(2-7)段“被捕前”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被捕前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段落 叙述顺序 具体事情 第2~7自然段 被捕前 父亲烧掉书籍和文件,工友阎振三被抓,父亲不顾劝说坚持留在北京。 类比“被捕前”,找一找“被审时” (19-29)的具体事情。 父亲在法庭上被审时依然镇定、沉着。 段落 叙述顺序 具体事情 第2~7自然段 被捕前 第8~18自然段 被捕时 反动派到家里搜捕父亲,父亲被捕。 第19~29自然段 被审时 第30~33自然段 被害后 全家得知父亲遇难的消息。 父亲烧掉书籍和文件,工友阎振三被抓,父亲不顾劝说坚持留在北京。 父亲在法庭上被审时依然镇定、沉着。 完成表格。 段落 叙述顺序 具体事情 第2~7自然段 被捕前 第8~18自然段 被捕时 反动派到家里搜捕父亲,父亲被捕。 第19~29自然段 被审时 第30~33自然段 被害后 全家得知父亲遇难的消息。 父亲烧掉书籍和文件,工友阎振三被抓,父亲不顾劝说坚持留在北京。 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