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8308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日期:2025-04-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364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部,编版,七年级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测试卷(四)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 别: 姓 名: 一、基础(15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6分) (1)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赵师秀《约客》) (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3)出淤泥而不染,_____。(周敦颐《爱莲说》) (4)《贾生》中,贾生惊才绝艳,文帝殷殷垂询,不料“_____,_____。”的结局让人大跌眼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7分) 一笔一画诉春秋,一撇一捺秀风华。 汉字,历经几千年的不断xiū rùn,已经深深【甲】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汉字如果是传承、记载和保存悠久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那么也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先贤孔子就曾有教无类,为中华文化的传承huì rén bù juàn。 汉字记录语音,蕴含文化,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丰富的文化内涵,预示着每个汉字都是需要我们努力(【乙】的宝藏。jiān dū 汉字规范运用,深入挖掘汉字背后的历史思想文化内涵,提炼展示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不仅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应有之义。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xiū rùn( ) (2)huì rén bù juàn ( ) (3) jiān dū( ) 3、填入【甲】 【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嵌入 【乙】开发 B.【甲】融入 【乙】开发 C.【甲】嵌入 【么】研发 D.【甲】融入 【乙】研发 4、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汉字如果是记载、传承和保存悠久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那么也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 B.汉字如果是保存、记载和传承悠久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那么也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 C.汉字不仅是记载、保存和传承悠久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 D.汉字不仅是保存、记载和传承悠久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 5、请你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与“孝”有关的对联。(2分) 子女 父母 恩德 敬孝 四季在 一生安 上联:_____ 下联:_____ 二、阅读(35分) (一)阅读《陋室铭》,完成6-8题。(1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有仙则名( ) (2)斯是陋室( ) (3)可以调素琴(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_____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首以山水类比,表明陋室也有山水般的“名”与“灵”;后文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表明三者均因主人德高而显名。这就使前后文气贯通,一气呵成。 B.“调素琴”与“无丝竹”,前者悦耳,暗示自得其乐,独善其身的陋室生活:后者是作乐俗音,作者无法与之同流合污。二者从正、反两面描写的是同一情操,并不矛盾。 C.居住的是陋室,作者却不认为其简陋,是因为陋室的环境清幽宁静,在这里可以弹琴读书,听音乐,断绝和外人的交往而不被打扰。 D.文中作者不以“君子”的孤高自傲标榜,而用君子的修德敬业律己,表现出对人生失意、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中国古代文人如范仲淹、欧阳修等也有此境界。 (二)阅读《驿路梨花》(选文),完成9-11题。(11分)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