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91933

2.1世界的物质性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共35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1209693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政治,PPT,35张,必修,高中,世界
  • cover
(课件网) 2.1 世界的物质性 农时显智慧 节气话世界 议题一 原天地之美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二 十 四 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立秋后立马早晚很凉爽,清明一到便雨纷纷……节气真是个神奇的东西,有什么样的节气便有什么样的天气。 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 二十四节气与现实气象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为什么二十四节气“准到可怕”? 思考这个问题,其实是在思考世界的本原问题 议学任务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 ◇节气与天气谁才是世界的本原?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运行周期和长期的农事经验总结而来的智慧结晶,反映了四季、气温、降水、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世界的本原:物质 如何理解哲学上的“物质”? 二十四节气所反映的自然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春花 秋月 夏荷 冬梅 雨雪 露水 谷物 寒霜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 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强调物质的客观性 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物质 意识 决定 强调物质的可知性 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物质 意识 反映 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 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 万事万物的唯一共性 物质和意识的根本区别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物质现象+精神现象) Eg:毛泽东思想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 物质的概念 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 ———客观实在性,哲学上的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 哲学上的物质 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的具体表现,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可以被创造、改变和消灭 ①哲学上的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也不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②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议题二 达先民之需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中国先民 天体 气象 物候 观察 总结规律 二十四节气 人类社会 自然界 人类社会是从来就有的吗?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有什么关系? 指导 农事 创造出自然界 本身没有的东西 议学任务 ◇人类社会是从来就有的吗? ◇人猿为什么会相揖别? 人类社会不是从来就有的 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猿 人 劳动 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劳动 改变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 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是否依赖于人的意识? 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生产力:客观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客观的经济关系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产生来看:(纵向) 2.从构成来看:(横向) 议题三 显才思之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二十四节气与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传统民俗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产生了许多佳节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除夕年兽、二月二龙抬头等…… 关于二十四节气,也有很多神仙…… 木神、春神,主管树木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