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92556

1.2.1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教学课件(共35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4-0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1181787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学年,必修,选择性,化学,高中,2019
  • cover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第1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学习目标 1、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和主要步骤。 2、了解有机化合物分离、提纯的原理及操作,掌握蒸馏、萃取和重结晶实验的基本技能。 3、能结合实际情况应用蒸馏、萃取和重结晶的方法进行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葛洪《肘后备急方》 “青蒿一握,以水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从黄花蒿到青蒿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 观看视频:屠呦呦与青蒿素 20世纪60年代,人类饱受疟疾之害,屠呦呦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中医,汇集编写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集。她以萃取原理为基础,通过乙醚浸提法和溶剂汽油浸提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最终带领团队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 如果你是化学家,你该如何来研究黄花蒿中的有机化合物?一般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有机物(粗品) 分离、提纯 确定实验式 确定分子式 确定分子结构 蒸馏、 萃取、 重结晶等 元素定量分析 质谱法 波谱分析: 质谱、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 X射线衍射等 一、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步骤 (1)寻找青蒿 (2)乙醚提取 (3)分离、提纯 结合视频,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流程如下: 重要步骤是:进行有机化合物的提纯与分离! 二、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2)物理方法: 有机物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 蒸馏 (1)化学方法: 色谱法 萃取、分液 重结晶 一般是加入或通过某种试剂进行化学反应 利用有机物与杂质物理性质差异进行分离 1、原则 ①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 ②方法简便易行 ③途径最佳(步骤少、转化率高、无副产物等) 2、方法 明代《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 《本草纲目》中制烧酒涉及的操作方法是什么?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应注意哪些问题?观看视频,寻求答案。 1、蒸馏 三、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方法 --提纯液态有机物 (1)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种成分互溶但沸点不同而使其分离的方法。(如石油的分馏) (2)适用条件: ①互溶的液体有机混合物 ②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 ③有机物与杂质沸点相差较大。(30℃左右) 蒸馏烧瓶 温度计 直形冷凝管 牛角管 锥形瓶 酒精灯 (3)装置及仪器: (4)操作步骤: ①组装仪器 ②检查气密性 ③加瓷片、加工业乙醇 ④先通冷却水再加热蒸馏,收集馏分(77-79。C) ⑤实验后:先停止加热再停水 检查装置气密性:用酒精灯对蒸馏烧瓶微热,伸入到水槽的牛角管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且停止加热后,牛角管口形成一段水柱,说明不漏气 。 注意仪器的区别及使用 ①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体积:1/3≤V≤2/3 ②蒸馏烧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玻璃底大的都需要垫石棉网) ③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防止暴沸 ④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实验中若发现未加沸石,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沸石。 ⑤冷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⑥检查装置气密性:用酒精灯对蒸馏烧瓶微热,伸入到水槽的牛角管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且停止加热后,牛角管口形成一段水柱,说明不漏气 ⑦操作顺序:实验前:先通水,再加热;实验后:先停止加热,再停水 (5)注意事项: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物质 二氯甲烷 三氯甲烷 四氯化碳 沸点 40℃ 62℃ 77℃ 【课堂练习1】已知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沸点如下表所示,则分离液态混合物中含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方法是( )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结晶 A 【课堂练习2】下列关于蒸馏的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A.蒸馏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实现分离 B.蒸馏烧瓶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C.开始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