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 土壤与植物生长(第3课时) 【核心概念】 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与要求】 6.1 植物能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①描述无机盐和水对生命活动的作用,说出植物体对水和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过程。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区分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知道导管与筛管的功能;知道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过程。。 2.科学思维:掌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与学习生物知识;理解水和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并将课内知识运用到课外。 3.探究实践: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4.态度责任:养成认真观察并仔细分析的科学态度,学会倾听他人观点并勇于提出质疑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思路】本节课主要讲述茎的类型、结构、生理功能。教材从学生认知结构建立起联系,从对茎的一般认识到茎的结构,这些茎都是为了适应环境,获取更多的阳光。木质部中的导管是运输水分、无机盐的管道,韧皮部中的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管道。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的基本技能和认知规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要通过茎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 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要通过茎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 这些物质在茎里的运输方式是怎样的?茎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与其运输功能相适应呢? 联系已有知识。设问引出课题。 茎的分类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自然界中,植物的茎是千姿百态的,能叫出上面茎的名称吗?你知道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吗?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植物的茎按形态可以分为:直立茎,直立向上生长;匍匐茎,比较软,不能直立生长,只能在地面上匍匐生长;攀缘茎,借助他物上升,常常借助茎和叶的变态结构(如卷须),而附着在他物“上升”;缠绕茎,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 [继续探究1] 这些各种各样的茎,无论呈现什么特点,都是为了什么?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茎的生长都能使叶更好地伸展在空中,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或使根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料。 [继续探究2] 如果植物的茎按组成可分为哪几种? [归纳提升] 植物的茎按其组成可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 不同茎的生长方式不同,但目的是相司的,学生对缠绕茎和攀援茎易混淆,适时帮助学生记忆,既有越又有效。 木质茎的结构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横切木本植物的枝条,观察植物茎的结构;植物茎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继续探究1] 木质茎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 思考与讨论 1.如果用细铁丝缠紧小树,对植物生长会造成伤害吗?为什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这种现象吗? 参考:铁丝缠紧小树,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伤害。影响韧皮部中筛管对有机物的运输。如果筛管被全部切断,根就得不到营养而死亡。 2.木制家具和课桌椅等的材料主要利用茎的哪一部分结构? 木质部 亲自体验中获得茎结构知识,图片分析加以巩固。 逐个部分分析结构与功能,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情景展示] 探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问题探究]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途径是怎样的? [思考交流] 猜想,选择器材,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表达与交流 [归纳提升] 根毛―→茎中的导管各枝端。 本实验采用大叶植物的枝条进行实验,很容易成功,学生有获得感。 [情景展示] 活动:树及环割实验。 [问题探究] 实验现象是什么?你能试着解释这种现象吗?你得出结论是什么? [思考交流] 有机物的运输 [归纳提升] 实验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