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96549

2《孔雀东南飞(并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425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孔雀东南飞(并序),同步,练习,解析
  • cover
2《孔雀东南飞(并序)》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关于《孔雀东南飞并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头兼用“比”和“兴”的手法,以孔雀失偶比喻夫妻离散,并以此起兴,引出下面的故事并奠定全诗的悲剧气氛。 B.诗歌结尾的鸳鸯双飞的情节与开头构成呼应关系,但这种浪漫主义的结局却削弱了全诗现实主义的批判力度。 C.全诗紧紧围绕兰芝被“休遣”和被“逼婚”的情节来展开,故事情节完整紧凑,材料安排详略得当。 D.诗歌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发展中,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这个聪明、自尊,具有反抗精神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2.“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两句诗运用了民歌中常用的_____手法。 3.下列句子没用互文修辞的一句是( )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B.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C.主人下马客在船 D.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B.《孔雀东南飞》选自《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C.《玉台新咏》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它的作者是南朝陈的徐陵。 D.《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5.下列选项没有通假字的一组( ) ①终老不复取②伏惟启阿母③箱帘六七十④摧藏马悲哀⑤幸复得此妇⑥泪落便如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⑤⑥ D.②⑤⑥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大人故嫌迟(2)便言多令才 7.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府吏见丁宁 B.渐见愁煎迫 C.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D.操军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