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语交际 辩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辩论的一般常识,提高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2. 学会收集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梳理、归纳和标记材料。 3.辩论时能认真倾听,找到对方漏洞并且抓住漏洞进行反驳,能够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学会对材料进行梳理,在交流中捕捉重要信息 教学难点: 将辩论技巧运用到实践中去,找到对方漏洞并且抓住漏洞进行反驳,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与谈论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堂环节 一.谈话导入,引入辩题 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可能都很佩服诸葛亮,佩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佩服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其实他还有一点让我们佩服:就是他雄辩的口才,他舌战江东群儒、战场骂死王朗,演绎了一段又一段的精彩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口语交际:辩论(板书标题) 问题:什么叫辩论呢?【出示课件】 辩论,也叫做论辩,在民间,人们把辩论叫做“抬杠”,把进行辩论叫“理论理论”。对于辩论,通常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狭义的辩论是指一种有明确目的,有准备的与不同观点的争论;而广义的辩论则是指双方或多方因观点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上的言语冲突,它既包括有明确目的,有准备的不同观点的辩论,也包括日常生活中由某种分歧而引起的随意性的争执。我们所使用的是广义的辩论概念,即辩论是一种双方或多方观点对立而产生言语冲突的交际形式。 二.新课教学 1.介绍辩论类型 ①演讲式辩论:实质是演讲的一种特殊方式,演讲者一身兼二任,既要充当辩论的对手,又要将“敌论”和“敌论据”加以批驳,直至把“敌论”驳得体无完肤为止。这是辩论的初级形态。 ②擂台式辩论: 辩论正反两方面对垒。阵营分明,围绕某一论题,双方各持针锋相对的两个观点,按辩论程序展开辩论。这是通用的辩论形式。根据双方各出人数的多少可分为“2︰2” “3︰3”“4︰4”辩论形式。目前“4︰4”式被广泛采用。 ③对抗式辩论:它指某一辩家或某一辩论优胜团体,为展示自己无坚不摧的辩才,自立为“擂主”,接受客队的挑战,以显示其英雄本色,这种辩论更富有挑战性,戏剧性。因而也更有观赏性。(教师可根据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简要介绍) 2.介绍辩论特点: 双向性 对抗性 思辨性 通俗性(板书) 3.课文提要 辩论前,要做充分准备。 有针对性地收集材料。既要收集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也要收集能反驳对方观点的材料。选择的事例要有说服力。可以引用名人名言。根据观点对材料进行梳理、归纳。如果材料很多,可以把要点记在卡片上。 辩论时,既要证明自己,又要反驳别人。 我方陈述时,要充分利用时间,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方陈述时,要注意倾听,抓住对方的漏洞。自由辩论时,进一步强调我方观点,并针对对方观点进行有效的反驳。 4.辩论技巧 ①化害为利,转败为胜 例:电脑时代需要/不需要认真练字 考虑用电脑打字的利害和练字的花费与回报,抓住各自观点的两面,化害为利,转败为胜 ②肯定其正,剖析其误 例:班干部轮流好/竞选好 这一论题在双方阐述观点时定会有一些重叠的论述,这时便需要肯定对方论点里正确的部分,再抓住其错误的地方加以剖析,在有效的剖析里弄清问题本质。 ③晓以利害,以情动人 在辩论中,有时争辩的核心问题往往是某一事物的利与害、得与失的问题,根据这个问题,我们在涉及这一类辩题的辩论时,可以针对对方的不同观点,晓以利害,让对方在权衡利害得失关系后,放弃其错误主张,使之与辩者的观点趋向统一。 ④ 巧设问题,因势利导 司马迁认为:“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其导”。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辩论,即善辩者,对对方的观点并不立即反驳,而是利用其中的模棱两可,一步步地引导,最终水到渠成,引出自己的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