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97062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03-3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753981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2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卖炭翁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王”“诗魔”之称。作品多反映人民疾苦。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倡导“新乐府运动”。《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讽喻诗。 “乐府”汉朝设立的音乐机构,官署名称,采辑诗歌民谣,魏晋六朝时, 乐府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多以叙事为主,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木兰辞》是汉魏以来乐府中叙事民歌的优秀代表作。 新乐府是指唐人自立新题而作的乐府诗。 作家作品 1.诵读诗文,感知诗歌内容。 2.慢读细品,把握人物形象。 3.悟读鉴赏,体味诗人情怀。 学习目标 邀请函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五月末,“尼好 戏剧!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在曲阜尼山圣境圆满落幕!我们年级举办的“你好 微电影”活动向同学们发出邀请,请同学们再现文学经典《卖炭翁》,拍摄独属于中华大地的故事。 初二年级 2024.5.12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bìn)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cháng)/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niǎn)冰辙(zhé)。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piān)两骑(qí)/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chì),回车叱(chì)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jiānɡ)/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línɡ),系(xì)向牛头/充炭直。 声临其境———概述电影故事 1.这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卖炭老人辛辛苦苦地烧一车炭,运到集市想卖个好价钱,却被宫使以极低的价格夺走。 南山烧炭 运 炭 炭被抢 方法指导:咬文嚼字品读法 1.先在文中圈一圈,细细地品一品, 2.然后在辨别出刻画人物的方法后做点批注。 3.最后小组内交流,并选代表发言。 原作题下有自注云———苦宫市也” “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785—805)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苦宫市就是以宫市为苦。 一个“苦”字高度概括了卖炭翁的形象,老人苦在哪?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慢品细读———聚焦电影主角 【资料链接】 ①烧炭是一种很古老的制作木炭技术,先将砍来的木头对方在土炉中,然后将土炉封死,隔绝氧气,土炉下面用火烤烧,将土炉中的木材炭化后就形成木炭了,古代的土方法一炉能烧制的木炭有限,木炭千余斤,要烧很多炉。长安城南的终南山,山林密布,人迹罕至,距离长安城45.5公里。 ② 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寒冷的雪天却身着单衣,一个“正”点出了老翁的贫困。而老翁却“愿天寒”,希望天气再冷一些,目的是为了把炭卖个好价钱,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身上衣裳口中食”来维系生计,生活才有着落。一“忧”一“愿”将老翁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衣正单”的现实与“愿天寒”的心理活动两相对比,使老翁的形象更加悲苦可怜。 对比蒙太奇———是表现蒙太奇的手法之一。通过镜头(或场面、段落)之间在内容上(如贫与富、苦与乐、生与死等)或形式上(如角度的俯仰、光线的明暗、色彩的冷暖等)的强烈对比,产生相互强调、相互冲突的作用,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情绪和思想。 奇思妙想———创造电影冲突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品读古诗,字斟句酌寻找对比,创造电影冲突。 参考句式: 我们是_____组(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