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提起春天,你会联想到哪些有关春天的诗句?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韩愈的《晚春》。 提到晚春,我们的眼前往往会出现柳絮漫天、花残红落、子规悲啼的画面,心中也顿时涌起不尽的伤感失意惋惜与惆怅。 “流水落花春去也”这是李煜的亡国失家的痛苦,“风住尘香花已尽”,这是易安的韶光逝水的愁绪。 每个人的生活境遇不同,每个人的心态也不尽相同,同样面对晚春,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视角和感悟就与众不同。 一起看看他的《晚春》是怎样描写景象,抒写个人思绪的。 七言绝句 晚 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2.了解绝句在句式、用韵方面特点,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3.能够根据意象鉴赏诗歌,知人论世,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关于韩愈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 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 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韩愈四十九岁(终年57岁),官场上极不得志,这也是他自励自勉的诗作。 苏轼这样评价韩愈: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读准节奏 读出韵脚 感知诗意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诗文理解 将结束。 拟人手法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 解漫天作雪飞。 指柳絮。 才气、才华。 懂得,知道。 只。 点明时令暮春,呼应题目 自由诵读全诗,思考: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2.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3.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1.感知诗歌内容:景物、特点、感情。 景物: 特点: 感情: 草树、红紫、杨花、榆荚 生机勃勃: 对大好春光的珍惜、留恋之情 ①草木斗芳菲(争妍斗艳) ②杨花榆荚漫天飘飞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晚春 1、2句赏析(“斗”字的赏析) ①拟人,“知”“斗”赋予花草人的情感②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春天的留恋,流露出惜春之情。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炼字 ①“斗芳菲”是争芳斗艳的意思,②运用拟人的手法,②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珍惜,留恋和赞美之情,流露出惜春之情。 赏析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只知道 3-4句赏析:①拟人、比喻(对比)②把杨花榆荚比作雪,赋予“杨花榆荚”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却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③表达诗人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和惜春之情,给人启示。 才气 才华 对比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画面 ①柳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