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98420

第六单元 写作 学写故事 导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5次 大小:188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六,2024-2025,八年级,语文,初中,统编
  • cover
写作 学写故事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范文,学习将故事叙述完整,掌握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 2.通过发挥联想与想象,丰富故事细节,写出情节波澜,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重点:发挥联想与想象,丰富故事细节,写出情节波澜,通过故事刻画人物的特点。 【自学互查】 1.故事侧重于对    的描述,强调情节的    性和    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写的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以是虚构的人和事。 2.写故事要运用恰当的描写手法,表现人物个性,如运用    描写、    描写、    描写、    描写及    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给故事增光添彩。 【问题探究 借故生新】 任务驱动一 了解故事及相关知识。 1.什么是故事 2.讨论:故事与小说一样吗 3.故事的基本结构。 任务驱动二 如何写出吸引人的故事。 怎样才能写好故事呢 任务驱动三 写故事应避免的几大误区。 1.要防止    。写故事时,选择的某件事只能作为基本素材出现,相对平淡,要想吸引人,还要穿插合理的联想与想象,丰富相关的细节。例如《北冥有鱼》的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奇特。写鹏的南徙,意境壮阔。 2.要防止    。可赋予人物一些突出特点,并由此述说对应的情节,故事就会生动。例如《卖炭翁》细致地描绘了老人“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的外貌和“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心理,真实刻画了老人的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催人泪下。 3.要防止    。要处理好这一点,可采用的方法、技巧有很多,例如先抑后扬、铺垫、意外、倒叙、插叙、误会、伏笔等。重点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例如可以着重写笔下人物怎么说和怎么做,着重展现人物间的矛盾冲突,矛盾冲突越激烈,故事就越精彩。 任务驱动四 精妙构思,尝试写故事。 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自学互查 1.事件过程 生动 连贯 2.外貌 语言 动作 神态 心理 问题探究 借故生新 任务驱动一 1.故事就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一系列为表现人物性格和展示主题服务的有因果联系的生活事件。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用于口头讲述。 2.(1)从材料来说,故事要有核心情节和精彩细节,称为故事核。一切都围绕这个核展开。小说则不同,可以有这样的核心情节,也可以没有,它可以通过人物的性格引出情节,通过人物的语言和活动反映主题。 (2)从表现方式上来说,故事用的是叙述方法,小说用的是描写方法。小说最常用的场景、人物肖像、动作形态描写和对话,故事就很少用。小说更倾向于文学语言,故事更倾向于口语。 (3)从表现的主体来说,小说是写人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故事是写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故事核进行的。 3.故事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候前面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 任务驱动二 ①要素齐全,故事完整。所写故事一定要有头有尾,相对完整地叙述一件事。这样,讲述的故事就会有一种整体感,容易让人明白故事的前因后果。例如蒲松龄的《狼》主体部分的故事情节,依次展现了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过程,一目了然。 ②设置波澜,情节曲折。读了故事开头,就知道结尾,平铺直叙,会索然无味。可创设一些波澜,如欲扬先抑、悬念、误会、倒叙等,既要自然,又要合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如《驿路梨花》有两次误会和三次悬念:一是误以为瑶族老人是茅屋主人,二是误以为梨花妹妹是梨花;可是他们都不是,谁是茅屋主人 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 最后误会解开,悬念明了。 ③人物鲜活,形象丰满。刻画人物要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