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2625

第四单元《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4139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单元,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教案,统编,高中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演绎推理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二、演绎推理的三种形式 三、演绎推理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推理概念解说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前提推出新结论的过程,是从一个或多个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过程。 根据前提和结论的关系,将推理分成两大类型: 例:物以稀为贵,白菜是物,所以白菜以稀为贵。 演绎推理:结论范围没有超过前提(若前提真,结论一定真) 例:白菜以稀为贵,芦荟以稀为贵,所以物以稀为贵。 归纳推理:结论范围超过前提(前提真,不能保证结论真) 二、演绎推理 所谓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 (一)三段论 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三段论”,是人类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一个三段论就是一个包括有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的论证。 最为人所熟悉的典型例子是: 凡人都会死(大前提) 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 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结论) 三段论可以抽象为如下公式: 所有的M(中项)都是P(大项) 所有的S(小项)都是M(中项) 所有的S(小项)都是P(大项) 三段论推理是根据中项M的媒介作用,推导出小项S与大项P之间的关系。 (二)假言推理 假言推理是以假言判断(断定一事物的存在是另一事物存在条件的复合判断)为前提的推理。假言推理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两种。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只要下雨,地面就湿。(有甲这个条件一定会推出乙这个结果)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只有阳光充足,菜才能长得好。(乙这个结果一定要有甲这个条件) 1.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基本原则是: (1)“肯前必肯后”: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 例如:如果一个数的末位是0(前件),那么这个数能被5整除(后件);这个数的末位是0(前件),所以这个数能被5整除(后件) (2)“否后必否前”: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 例如:如果一个图形是正方形(前件),那么它的四边相等(后件);这个图形四边不相等(后件),所以,它不是正方形(后件)。 2.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规则: (1)“肯后必肯前”: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 例如:只有肥料足(前件),菜才长得好(后件);这块地的菜长得好(后件),所以,这块地肥料足(前件) (2)“否前必否后”: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 例如:育种时,只有达到一定的温度(前件),种子才能发芽(后件);这次育种没有达到一定的温度(前件),所以种子没有发芽(后件)。 (三)选言推理 以选言判断(断定在几种可能情况下,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判断)为前提的推理,分为两种:相容的选言推理及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1. 相容选言推理的基本原则是:大前提是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小前提否定了其中一个选言支,结论就要肯定所余的选言支;小前提肯定了其中一个选言支,结论不能否定所余的选言支。 ①他是教师或律师,(p或q ) 他不是教师,(非p) 他是律师。(q) ②他是教师或律师,(p或q) 他是教师,(非q) 他不是律师。(p) 解说:第一组推理正确,第二组推理错误。这两组推理中,“教师”和“律师”就是相容的关系,也就是说他可以既是教师又是律师,那这种推理就是相容选言推理。 2. 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基本原则是:大前提是个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小前提肯定其中一个选言支,结论则否定其它选言支;小前提否定除其中一个以外的选言支,结论则肯定剩下的那个选言支。 ①一个词,要么是褒义的、要么是贬义的,要么是中性的。(要么q) “结果”是个中性词,(是p) 所以,“结果”不是褒义词,也不是贬义词。(所以,非q,也非R) ②一个三角形,要么是锐角三角形,要么是直角三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