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溪流水响叮咚》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始终把音乐新课标理念作为教学灵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并由此获得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1、体会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引发学生对各种声响的关注。 2、通过欣赏、表演,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祖国的热爱。 二、知识技能 1、通过感情朗读、聆听范唱、旋律模唱等形式流畅自如地完成歌曲演唱。 2、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 三、音乐拓展 1、引导学生聆听、联想、想象、讨论,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音乐。 2、编创伴奏、伴舞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1、积极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在教学中有效实现。 教学难点 运用听唱、模唱、识谱等多种形式学习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画纸、画笔等。 教材分析 《小溪流水响叮咚》是一首优美、抒情、富有田园风格的儿童歌曲。它的旋律婉转起伏,歌词纯朴生动,充满诗情画意。歌曲以欢快的小溪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让儿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抒发了对美丽祖国的深情爱意。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播放乐曲《森林的歌声》, 提问:1、歌曲中都有哪些小动物在歌唱? 2、乐曲中用了哪些打击乐器? 引导学生放松心情,迈出轻快地脚步,随着音乐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体验感受 1、切分音节奏 光明 的 太阳 2、小溪会唱出好听的歌曲,它时而唱的欢快、时而唱的优美。大家一切来听听小溪唱出的歌曲是怎样的情绪。 5 4 3 0 | 1 0 3 2 | 1 0 6 0 | 啦啦啦 啦啦啦 啦 啦 学生跟唱,强调、体会八分休止符。 5 1 2 5 | 3. 1 | 2 17 | 1 - |1 0 | 啦啦 啦 啦 啦 啦 啦啦啦 啦 三、学唱歌曲 1、小溪唱的真美啊,我们一起听听小溪究竟唱的是什么。播放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我们听到了,小溪是在赞美我们的祖国美丽的风光。我们和小溪一起来大声的唱出来吧。 2、学生用“la”哼唱歌曲。 3、跟钢琴唱出歌曲。 4、男女生对唱歌曲。 5、编排歌曲小律动。 6、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创作表现 教师:小溪欢快地唱着歌,一路向东流去,它用顽强的毅力奔向江河,奔向大海。多么感人的画面啊!我想请同学们把这些画下来,组成一幅生动的《小溪流水图》,好吗? 1、画一画。(播放伴奏音乐) 教师:画好了吗?举起来让老师看看。 (指名张贴图画) 2、看着自己的画,为歌曲伴奏、伴舞,体会情境。 教学反思: 《小溪流水响叮咚》是一首歌颂祖国美好河山的歌曲。我先让学生欣赏《森林的歌声》引导学生听动物的叫声及使用的乐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孩子们随着音乐动起来。然后出示两条旋律,让学生模唱。之后学习歌曲,为歌曲伴奏、编排律动。最后简笔画画出自己心中美好的祖国。 这次上课的准备不到位,导致上课铃响后,所需的东西还没准备好。课堂语言引导不到位,歌曲中所歌唱的情景没有表达出来,教学内容没有完成。我会好好学习,继续钻研教材,积累经验。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