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4089

2《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476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本课位于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属于中国古典诗歌单 元,选取了《诗经》《楚辞》汉乐府以及唐诗宋词中有代表性的篇目,以增进学生对中国古 典诗歌体式和源流的了解。《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典叙事诗的代表作品,全诗结构宏大, 情节曲折,语言生动细腻而平实流畅,在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本节课 作为第三课时,重在引导学生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把握诗歌在语言、 手法以及结构方面的特点。 学情分析: 本课面向广州市全体高中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接触过汉乐府如《木兰诗》, 对于汉乐府相关常识有一定的了解。本诗较之于《木兰诗》,篇幅更长,段落繁多,情节结 构更复杂,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更为细腻生动。本诗涉及恋爱婚姻的话题,批判了封建礼教对 爱情的摧残,表达了古代人民追求爱情自由婚姻美满的愿望。高中生正值青春期,对爱情婚 姻的话题应有了解的兴趣,但对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可能会有一些不足,教学过程中应注意 给学生作出示范,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同时注意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作品 独特的艺术效果。 教学目标: 1.分析本诗作为民歌在语言方面的特点。 2.鉴赏本诗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把握本诗在谋篇布局方面的特色。 教学重点:鉴赏本诗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把握本诗在谋篇布局方面的特色。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分析语言特点 《孔雀东南飞》作为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那 么,它在语言方面是如何体现民歌特点的呢? 首先,本诗为五言诗,句式灵活,具有民歌的活力。 与《古艳歌》相比较 小结:五言诗不仅比四言诗传达的信息更多,表现力更强,而且在节奏韵律上也有明显 不同:四言诗多为二二式,节奏较为单调;五言诗有二二一或二一二等不同节奏,变化更为 丰富,更显自由灵活,具有民歌的特点与活力。 其次,本诗以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为主体,这些对话通俗浅显,充满生活气息,体现 出民歌的特点。 本诗以对话贯穿全篇。可以看到,刘兰芝对仲卿、对焦母、对小姑、对自己的母亲和哥 哥讲话时的态度与语气各不相同。正是在这种不同中,我们感受到她那勤劳善良、备受压迫 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外柔内刚的个性。 在焦仲卿各种不同场合的话语中,也可以感受到他那忠于爱情但又迫于母亲威逼的软弱 但又有发展的性格。诗中写到兰芝与仲卿死前,兰芝假意同意再嫁,仲卿见兰芝后回家与母 亲诀别,他俩这时的话语,也非常切合各自的身份与处境。 又如“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于此可立见焦母的 蛮横; “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 其往欲何云 ”,由此可见刘兄的势利。即使次要人物如媒人、府君的简短对话,也各各符合 其人的身份、特点。 1 这些人物语言,都声口可闻,极富生活气息,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再次,诗歌在叙事过程中作一些抒情性穿插,体现了民歌的特点。 如“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这是兰芝和仲卿第一次分手时,作者情不自禁的感叹, 增添了悲剧气氛。“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当兰芝与仲卿两人在兰芝再婚前夕,立下 以死殉情的誓约之后,作者一面评论两人相爱却无法长相厮守的悲剧,一面表达对两人的怜 悯之情。结尾的“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在对世人提出告诫的警语同时,亦表达了作 者深切的同情与期望。这样的叙述语言精警凝练,增添了诗歌的感彩。 另外,诗句的口语化、大量叠词的使用, 以及一些互文句子,也使诗歌具有鲜明的民 歌特点。 学习活动二:鉴赏表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