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李大钊同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文化自信)结合资料,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语言应用) 熟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掌握按时间顺序表达的写法。(思维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从言行体会他对亲人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贞。(审美创造) 任务一(预习) 课前任务:(布置预习内容)1.课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我能给自然段标上序号。2. 阅读指导:按照时间顺序先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围绕描写李大 钊语言、动作、神态和外貌的语句,体会李大钊的内心活动,感受李大钊的精神 品质。在此基础上,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同时,可查找资料,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 3.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暂时( ) 娱乐( ) 宪兵( ) 侦探( )4.描一描,写一写,并口头组词。 书写提示:“哼”,写“亨”的时候不要多加一横;“袍”的左边是“衤”,因为和衣服有关,不要写成“礻”;“执”的第五笔不是横折折钩,而是横折弯钩。5. 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字典,理解下面的词语。(1)幼稚: (2)严峻: (3)僻静: (4)一拥而入: 任务二: 文章内容梳理:活动一:了解背景,梳理全文。1.谁回忆谁 李星华回忆李大钊?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他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主要著作收录于《李大钊文集》。李星华(1911-1979)李大钊的女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工作。主要作品:《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十六年前的回忆》等。背景资料: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李大钊等80余人。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38岁。 3.学习词语 含糊 避免 局势 严峻 埋头 幼稚 轻易尖锐 僻静 魔鬼 苦刑残暴 匪徒 法庭 执行 暂时 宪兵 侦探 4.学习生字稚 避 峻 啪 僻 瞅 靴 魔 刑 哼 绑 啃 袍 押 执活动二:整体感知,初识李大钊1.读读课题,结合“十六年”“回忆”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结合收集到的资料,说说李大钊是一个_____ 的人。3.梳理顺序 列小标题批注阅读:浏览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梳理文章按什么顺序回忆十六年前发生的事情?用小标题概括。段落主要内容小标题2-7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8-18反动派到家中抓捕父亲19-29我们和父亲在法庭上见面30-33全家人得知父亲遇难的消息 任务三(课后练习) 1.课后词语练写 2.比一比,再组词籍( ) 峻( ) 详( ) 刑( )藉( ) 竣( ) 祥( ) 型(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眼光 ( )的吼声 ( )的脸庞 ( )的力量( )地回答 ( )地跳动 ( )地审阅 ( )地沉思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 )更新 张( )结( ) ( )七八( )( )然不同 ( )灯( )彩 万( )得( )( )( )分文 ( )天( )地(1)春节到了,中华大地上到处( ),呈现出一派( )的景象。(2)他家里穷得( ),连一件新衣服都买不起。(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 )的变化。 参考答案2.籍(书籍) 藉(慰藉) 峻(严峻) 竣(竣工) 详(详细) 祥(吉祥) 刑(刑法) 型(模型)3.(尖锐)的眼光 (粗暴)的吼声 (苍白)的脸庞 (伟大)的力量(坚定)地回答 (剧烈)地跳动 (认真)地审阅 (静静)地沉思4.(万象)更新 张(灯)结(彩) (零)七八(碎) (截)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