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5235

1 邓稼先 (第1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04-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4次 大小:2456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邓稼先,1课时,导学案,答案
  • cover
第一单元 品群星人格魅力 树人生理想抱负 单元设计 大概念 通过阅读鉴赏,选取典型事例,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创作有灵魂的人物形象 人文主题   围绕“星光闪———主题,感受他们的崇高品格,学习他们良好的习惯、治学方法、优秀品格等,唤起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语文要素   精读课文,梳理作者的组材方法,画出思维导图,概括其选材、组材特点,提升聚合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品析副词、动词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抓住典型细节、对比烘托、议论抒情、先抑后扬等方法,突出人物精神 单元情境   学校公众号“星光闪———向七年级征稿,开设一期以“为班级牛人打CALL”为题的专栏,要求投稿人运用本单元阅读写作技巧,向公众号投稿,以此展现班级同学的青春风采 单元任务   通过阅读本单元文章,学会选取典型事例和细节,把握文章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和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借鉴并运用所学知识塑造出有灵魂的人物形象,让笔下的人物更鲜活,富有个性 单元目标 将理解: 1.能够通过分析材料,感受人物精神,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把握牵动全篇的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和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3.了解文章所涉及的杰出人物的成就和襟怀,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树立理想与抱负。 将做到: 1.搜集、整理资料,补充人物生平和时代背景,探寻名人成功的足迹; 2.阅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篇章结构,精读学习运用抓住典型细节、综合多种描写方法及对比衬托、先抑后扬等手法突出人物精神; 3.欣赏精练含蓄、富于感情的语言,揣摩并体会其语言表达效果,引发思考; 4.选择典型的材料,运用各类描写方法和多种表达方式,写一篇人物小传,表现人物的精神 第一课段 精读品群星人格魅力 赏析明人物塑造方法 新授课 7课时 1.精读课文,绘制思维导图,把握篇章结构和情感倾向。 2.研读重点句段,多角度赏析课文,总结塑造人物的方法。 邓稼先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掌握以小标题连缀,各部分内容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 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特定场景、同类对比、评价性语言等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把握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体会其表达效果。 4.感悟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的崇高精神。 第1课时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多指开创性事业中的)。 夐(xiòng):辽远。 萦(yíng)带:环绕。 曛(xūn):昏暗。 铤(tǐng):快步奔跑。 亡群:失群。 殷(yān)红:暗红,红中带黑。 至死不懈(xiè):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 鲜(xiǎn)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妇孺(rú)皆知:妇女、小孩都知道。指人人都知道。 当之无愧(kuì):承受得起某种评价、称号或荣誉,毫无愧色。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马革裹(ɡuǒ)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锋芒(mánɡ)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鞠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预习导学】   走近作者: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推翻了宇称守恒定律,与之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招 募 令 《榜样的力量》栏目组想以“一生家国梦,拳拳赤子心”为主题,为邓稼先拍摄一部电视纪录片,目的是“凝聚榜样力量,传承功勋精神”。邀请同学们为导演组出谋划策,共同制作拍摄脚本。十分期待你的加入! 人 物 传 记 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品格等,一般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及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或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