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5376

四年级下册5《小溪流水响叮咚》 音乐教案 人音版 (五线谱)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312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四年级,下册,小溪流水响叮咚,音乐,教案,人音版
  • cover
《小溪流水响叮当》教学设计 【教学依据】:人音版小学音乐九年义务教育第八册第六课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 1、 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小溪流水响叮咚》这首歌曲是一首优美、抒情,富有田园风格的儿童歌曲。它的旋律婉转起伏,歌词淳朴生动,充满诗情画意。歌曲以欢快的小溪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让儿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抒发了对美丽祖国的深情爱意。 2.设计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音乐的全过程,潜移默化的培育学生的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特有魅力,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以及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活动参与放在主要位置上。 3.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学习,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象,体会音乐所表达的对自然、对省会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能用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在学唱中体会歌曲旋律进行的特点,复习旋律进行的知识。 (3)能以讨论的形式对歌曲演唱形进行不同的设计,并表现出来,互相进行评价。 (4)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教学重点: 能用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在学唱中体会歌曲旋律进行的特点。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教学难点:切分节奏、附点四分节奏、一字多音、长音的演唱。 二、教学准备:课件、节奏卡片、乐谱、大歌页、打击乐器等。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发声训练: 2/4 12 34 ︱ 56 56 ︱ 54 32 ︱ 1-‖ Wu (二)谈话导课: 1.同学们,大自然声色交融的美丽景象赋予了音乐家们创作的灵感,这些美丽的景象在音乐家的笔下化作了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描绘出一幅幅音乐的图画,激起人们无穷的遐想。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去领略音乐所创造的诗情画意吧!同学们来聆听一段音乐,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美丽画面,听完后把你所想象到的画面给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老师把自己所想象到的画面画出来,看看你和老师脑海中浮现的画面谁的更美。(播放课件音乐,教师作画。) 2.学生描述自己的想象画面,教师展示并描述自己的画作。(我的画作中主要是:清晨,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清凌凌的消息换了的流淌。小溪边茂密的丛林、芬芳的野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是从音乐的这段旋律中听出它唱欢乐的歌:54 30︱10 32|10 60|.我又从音乐的这一乐句旋律中听出它唱抒情的歌:51 25|3.1|2 17︱1–︱1 0‖ 我们一起跟着琴来唱唱吧。 (三).歌曲教学 1.第一遍听范唱: (1)感受歌曲的情绪。 (2)了解歌词内容。 (3)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小溪的歌声多么动听呀,小溪为什么这么高兴呢?我们来听听《小溪流水响叮咚》这首歌曲,从歌曲中找找小溪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2、第二遍听范唱: (1)听第一段范唱:复习旋律的进行的知识,随着音乐跟老师一起画出旋律线。判断旋律的进行方式--波浪形进行。(出示教具--大歌页) (2)听第二段范唱:模仿教师的指挥,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判断歌曲的乐段划分。分析各乐段的特点(第一乐段特点:节奏和旋律明快,秒回了消息流水、欢乐奔腾的形象。因为有附点四分音符、切分节奏的运用,使音乐富有动感。第二乐段特点:热情而舒展的情绪、描绘了奔流不息的小溪,带着祖国的骄傲汇入大海的生动情景。),出示并学习难点节奏--附点四分音符节奏、切分节奏。(出示节奏卡片) 3.听唱法模唱歌曲旋律:wu(指导学生歌唱的状态要积极、提眉睁眼、提笑肌、口形要圆。) 4.听唱法学习第一段歌词。 5.师生接龙唱学习第二段歌词。 6.学生完整的唱好歌曲。 7.指导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