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单元 花木解意山水寄情 以我观物托物言志 单元设计 大概念 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托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与人生的感悟 人文主题 领会托物言志手法的思想本质———师法自然万物,将比较、联系的思维运用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即从自然万物中获得人生智慧的启迪 语文要素 本单元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建议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宽视野,加深理解 单元情境 学校将举行“一方教室,一纸青春”班级风采展,通过布置教室营造书香氛围,选取能够展现班级风采的事物来设计班徽,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制作班级留声机展现青春之音 单元任务厘清托物言志类文章写作的基本框架,并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作文来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借助评价工具修润文章 单元目标 将理解: 1.知人论世,了解作家、作品以及创作的背景,积累给人以启迪的句子,体会不同境遇下的不同的抒情方式的妙处; 2.多角度的对比阅读,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感受课文中蕴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激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和思考。 将做到: 1.学习诗文中是如何对景物进行观察、描摹、想象的,体会写景状物之妙,品味景物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朗读喜欢的语段感受语言之美; 2.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文章展示自己对青春、生命、自然等的思考 第一课段 给哲思穿上“花”衣 让情绪诉诸“景”语 新授课 6课时 1.品读文本,掌握写景状物的方法,领会语言之美。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发现作品中“物”与“我”的内在关联。 3.比较阅读,整合探究,体悟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手法的异同。 4.习练类比联想及形象描摹景物的方法,从自然中获得人生智慧。 井冈翠竹 1.能够准确地理解文中描写井冈翠竹的外形特点、品质特征的语句,体会作者运用的多种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2.分析文中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的表达效果,理解使用第二人称和反复修辞的妙处。 3.体会井冈翠竹所象征的中国人民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深坳(ào):很深的山沟、峡谷。 梭镖(biāo):装有长柄的两边开刃的尖刀。 老表:方言,对年龄相近的男子的客气称呼。 摇撼(hàn):摇动(树木、建筑物等);比喻意志、精神动摇。 殷(yīn)切:深厚而急切 功勋(xūn):重大的贡献,特殊的功劳。 郁郁苍苍:形容草木繁茂苍翠的样子。 魂飞魄散:形容非常惊恐。 绞尽脑汁:形容想尽了办法,用尽了心机。 【预习导学】 走近作者:袁鹰(1924—2023),原名田锺洛,江苏淮安人,作家。他的作品犹如一幅幅时代的画卷,细腻地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他擅长用生动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从他的文字中,我们能感受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他的代表作有散文集《风帆》《悲欢》等。阅读他的作品,就像开启一场心灵之旅,让我们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 课前搜集井冈山及井冈山翠竹的图片和视频。同学们看到这些翠竹,你们第一印象是什么 袁鹰又对井冈翠竹有着怎样的情感 了解作者是走进作品的一把钥匙,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创作意图和情感基调。预习生字词是阅读的基础,准确掌握字词含义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合作探究】 探寻翠竹之貌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井冈翠竹的外形特点的语句,并进行批注。 2.同学们可以再次默读课文,除了以上找出的描写井冈翠竹的外形特点的语句,还可以试着找一些细致刻画其特点的句子,并进行批注。 3.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从远到近看到的井冈翠竹的画面。 小组讨论:这些描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观察顺序 作者按照这种顺序观察井冈翠竹有什么好处呢 【参考答案】 1.示例:“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批注:“郁郁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