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 走进微观世界 教案 课 题 第二章第一节走进微观世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理解分子是物质的基本微粒,认识分子间存在间隙及相互作用力,掌握分子无规则运动特性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科学思维:能列举反映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现象;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相关现象。 探究实践:通过实践探索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验、观察、描述和解释现象的综合能力。态度责任: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分子运动的特点及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 对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理解。 教学方式 讲授式、研讨式、探究式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放大镜、冰糖、热水、冷水、烧杯、红墨水、滴管、玻璃管、酒精、铅块、铁架台、医用注射器、香水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演示PPT3】提问:观察2个图片,想一想我们接触的这些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如何进入微观层面去探究物质的构成 我们可以借鉴哪些方法探究物质的微观构成 【演示PPT4】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演示PPT5、6】讲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及分子的质量与大小。板书:一、感受分子的存在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大小:分子很小,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只有3×10-26 kg。【演示PPT7】提问:分子间是否存在空隙?并演示实验。【演示PPT8】播放视频,然后讲解混合后液体总体积减小的原因。【演示PPT9】提问:构成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之间的空隙大,还是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的空隙大 并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演示PPT10、11】对PPT8-10的内容进行总结。展示:分子间空隙不同,构成的物质状态不同,如:气体压缩液化储存;热胀冷缩。板书:二、分子之间存在空隙1.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2.不同物质粒子间的空隙大小不同。在固体和液体中,粒子之间空隙比较小;在气体中,粒子之间空隙比较大。气体往往比较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3.分子间空隙不同,构成的物质状态不同,如:气体压缩液化储存;热胀冷缩。【演示PPT12】提问: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不动地固定在确定的位置上,还是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组织活动:喷一下香水,看谁能闻到香味?播放气体扩散的视频;提问:能不能将装二氧化氮的瓶子放在上方?【演示PPT13】提问:液体能否扩散?演示实验或播放视频展示实验。【演示PPT14】提问:固体能否扩散?展示图片讲解实验。【演示PPT15】对PPT12-14的内容进行总结板书:三、分子处在不停的运动中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2.扩散现象表明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3.热运动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作热运动。电子元件晶体管在制造时就用到了固体扩散的原理。【演示PPT16】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然后展示PPT,讲解花粉颗粒运动的本质原因。【演示PPT17】提问:物质是由大量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构成的,那么这些分子为什么能够聚集在一起,构成各种各样的物体,而不会分散开来呢 原因: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演示PPT18】演示实验或播放视频展示实验。验证两个物体接触面上的分子之间同样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演示PPT19】提问:既然构成各种物质的分子之间都存在空隙,为什么很难将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压缩呢 原因: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演示PPT20】对PPT17-19的内容进行总结板书:四、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1.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有时主要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