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9683

2025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专题12 物质的检验、推断、分离和提纯(含解析)

日期:2025-04-03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45265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解析,提纯,分离,推断,检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2 物质的检验、推断、分离和提纯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 考点1 物质的检验与推断 考察对物质化学性质的熟练程度,常以选择、推断题与解答题出现,是中考的高频考点。 考点2 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 ■考点一 物质的检验与推断 (1)观察法:通过观察物质颜色、气味等不同来鉴别。例:铜和铝中,红色的是铜,银白色的是铝;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中,蓝色的是硫酸铜溶液,黄色的是氯化铁溶液。 (2)溶解法:溶解法常用于鉴别不溶性物质与可溶性物质。例:碳酸钠和碳酸钙都是白色粉末,把它们分别放入水中,能溶解的是碳酸钠,不能溶解的是碳酸钙。 (3)燃烧法:通过燃烧时的现象和产物的不同进行鉴别。例:要鉴别H2、CO、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能使烧杯内产生水滴的是H2或CH4,不能的是CO,再把内附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H2和CH4的火焰上方,其燃烧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H4,不能的是H2。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者都是无色无味气体,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使木条火焰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燃烧得更旺的是氧气,基本不引起火焰变化的是空气。 鉴别棉布纤维和羊毛纤维,分别点燃这两种纤维,发出烧焦羽毛腥臭气味的是羊毛纤维,发出烧焦棉布味的是棉布纤维。 (4)滴加试剂法:酸碱指示剂主要用于鉴别酸和碱。例:鉴别三种无色液体———食盐水、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时,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稀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变色的是食盐水。 滴加某些酸溶液。例:鉴别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和碳粉时,把它们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能溶解并形成蓝色溶液的是氧化铜,不反应的是碳粉。 鉴别白色的碳酸钙和氧化钙时,分别取样,滴加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的是碳酸钙,无气体生成的是氧化钙。 滴加某些盐溶液。例: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时,分别取样,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碳酸钠溶液,不反应的是氯化钠溶液。 (5)综合法:运用观察、滴加试剂、两两混合等方法鉴别物质。例:四瓶透明溶液分别是BaCl2、CuSO4、NaOH、MgCl2。首先观察,溶液呈蓝色的是CuSO4溶液,剩余三种溶液分别取样,滴加少量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是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BaCl2溶液,不反应的是MgCl2溶液。 ■考点二 常见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除杂分离的常用化学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 举例 化气法 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除去 除Na2SO4中的Na2CO3,可加适量稀H2SO4:Na2CO3+H2SO4===Na2SO4+ CO2↑+ H2O 沉淀法 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 除NaCl中的Na2SO4,可加适量BaCl2:Na2SO4+ BaCl2===BaSO4↓+2NaCl 转化法 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原物质 除FeSO4中的CuSO4,可加过量铁粉,再过滤:CuSO4+Fe===Cu+FeSO4 溶解法 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除去 除C粉中的CuO粉,可加适量稀H2SO4,再过滤:CuO+H2SO4===CuSO4+ H2O 吸收法 将杂质用某种试剂吸收除去 除H2中的HCl,可将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NaOH+HCl===NaCl+H2O ■考点一 物质的检验与推断 ◇典例1:(2024·浙江模拟)某校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学习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分别设计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甲:利用酚酞试液鉴别Na2CO3、NaCl 和稀硫酸三种溶液; 乙:利用CO2气体鉴别 NaOH、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 丙:利用稀硫酸鉴别 KOH、Na2CO3和 BaCl2三种溶液; 丁: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将 HCl、CaCl2、Na2CO3、NaCl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A.只有甲和乙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