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5320

第1课《邓稼先》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165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课,邓稼先,教学设计
  • cover
《邓稼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邓稼先》是杨振宁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收录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也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文章内涵丰富,底蕴深厚,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展现了他为中华民族摆脱任人宰割危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科学家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科学精神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从语文学习角度,本文语言平实而饱含深情,通过对比、引用等多种表现手法,生动地塑造了邓稼先的形象,为学生学习人物描写、语言运用以及情感表达提供了绝佳范例。 二、教学目标(基于五个核心素养) 1.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理解其含义并正确运用。品味文章平实而富有感情的语言,学习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内容、表达情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梳理文章结构,把握文章运用小标题组织材料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文中对比、引用等表现手法的作用,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作者在朴实文字中蕴含的对邓稼先的深情,感受文章真挚、深沉的情感美。欣赏文章布局谋篇的精巧构思以及多种表现手法营造的艺术效果,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 4.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邓稼先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我国核武器研制的艰辛历程,传承以邓稼先为代表的科学家们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和科学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理解科学文化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5. 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激发学生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家国情怀 。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梳理文章内容,把握邓稼先的形象特征,理解他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学习文章运用对比、引用等表现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品味文章语言特色。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将邓稼先个人生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写作意图,深入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内涵。理解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的紧密关系,引导学生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转化为自身的责任担当 。 四、教学方法 1. 朗读感悟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感受语言的魅力。 2. 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和人物形象。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4. 资料补充法:适时补充与邓稼先及当时时代背景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人物精神。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展示一段关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视频资料,视频中伴随着巨大的蘑菇云升起,现场人们欢呼雀跃,激动万分。 2. 提问:同学们,看到这样震撼的场景,你们心中有怎样的感受?知道这历史性的一刻背后,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和努力吗? 3. 预设学生回答:感到非常震撼、自豪;知道是很多科学家努力的结果,但具体不太清楚。 4. 教师引导语:在我国核武器研制的艰难历程中,有一位关键人物,他隐姓埋名数十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甚至生命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他就是邓稼先。今天,让我们跟随杨振宁先生的笔触,走进邓稼先的世界,去感受他那伟大而又平凡的一生。 (二)背景介绍 1. 简要介绍作者杨振宁:他是享誉世界的理论物理学家,与邓稼先有着长达50年的深厚友谊。 2. 详细介绍文章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