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5796

3.3 化学方程式(同步课件 36张PPT)--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3-3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116721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化学方程式,同步,课件,36张,PPT,--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3.3 化学方程式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 一、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存在着化学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相互转化。那么,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木头燃烧后变成了灰烬,蜡烛燃烧后留下的蜡油很少,于是有人认为, 物质燃烧后的质量变小,一部分物质消失了。真是这样吗? 一、质量守恒定律 我们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反应前后试管的总质量会如何变化?如果把反应生成的氧气收集起来,加上氧气的质量,总质量又会如何变化呢?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反应后试管的总质量会减少。如果把反应生成的氧气收集起来,加上氧气的质量,总质量将不变。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如图 3-47 所示装置,将锥形瓶放在天平托盘上,调节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瓶塞上的铁丝在酒精灯上烧红后,接触引燃白磷,并立即塞紧瓶塞。待反应结束冷却后,重新放在天平托盘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2.如图 3-48 所示,将锥形瓶置于天平托盘上,调节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把滴管内的溶液滴入瓶内,使两种溶液混合,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再将锥形瓶放回天平托盘上,观察是否平衡。 一、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与上述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相比,本活动中的两个实验装置有什 么特点?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相比,上述活动中的两个实验装置都是密闭的,这样可以使整个反应过程在密闭装置内进行不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有利于验证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3.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研究的量 是质量的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他方面的守恒 研究对象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不是反应物质量的简单相加,不包括没有参与反应的那部分质量;“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不包括反应前就已经存在的物质的质量 各物质 指所有参与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包括固态、液态、气态 一、质量守恒定律 4.质量守恒的原因 (1)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该过程可表示为: (2)质量守恒的原因 宏观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没有改变 微观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 5.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二、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可以表示某种物质,同样也能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例如: 用化学式就可以表示为: 这种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叫做化学方程式chemicalequation)。上述化学方程式可读做“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 请比较上述两种化学反应的表示方式,你认为哪种方式可以更科学地 表示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 用化学方程式可以更科学地表示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及意义 意义 示例 读法 宏观 角度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①反应物是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②反应条件是点燃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质量 角度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各物质间质量 比=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比 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微观 角度 表示各物质间分子或原子的个数比,即化学计量数之比 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关于化学方程式 四位同学表达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看法,其中错误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