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1)关关雎( )鸠,在河之洲。窈.窕( )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 )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 )求之。 (2)参差荇菜,左右芼( )之。窈窕淑女,钟鼓乐( )之。 (3)蒹葭( )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 )从之,道阻且长。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窈窕淑女 (2)寤寐求之 (3)左右芼之 (4)钟鼓乐之 (5)溯洄从之 (6)蒹葭萋萋 (7)道阻且右 3.文学常识填空。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自 到 约五百年间的诗歌 篇,包括 、 、 三部分。“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部分是贵族作品;“雅”,大都是贵族作品,只有小部分是民间歌谣;“颂”,都是贵族作品。 4.根据原文填空。 (1)《关雎》中“ , ”已成为人们追求爱情的口头语;表明醒着梦着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淑女”的句子是“ , ”; 表现主人公苦苦思慕采荇菜之女却不可得的那种忧伤苦闷的强烈感情的句子是“ , ”;在幻想中得到心上人,想象和她结婚时的热闹情景的句子是“ ” ,“ ”。 (2)歌曲《在水一方》中的“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 长”化用了《诗经·蒹葭》中的“ , ”这两句诗。 阅读理解 (一)阅读《关雎》,完成各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5.下列对《关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写出男子无意中看到采摘荇菜的女子,产生了爱慕之情,从而产生追求的想法。 B“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写出男子求之不得,夜不能寐,有所失望的心情。 C“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写出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幻想结婚时的热闹场面,表达他寤寐求之的愿望。 D 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形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增强诗歌的节奏感,深化意境,渲染气氛,突出男子对心上人的热烈追求。 6.《关雎》是《诗经》首篇,短小的诗篇典雅美好。请你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描写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7.《诗经》经常使用兴的手法。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请你阅读《关雎》,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作者如何运用兴这种手法的。 8. 炼字《关雎》中“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其中连用两个“悠”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9.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10、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蒹葭》,完成各题。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1.从画线句中任选一句,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诗句所要表现的画面。 12.“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中的“长”“跻”“右”分别突出了道路怎样的特点 在诗中反复吟咏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蒹葭》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1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每章的开头都以景起兴,渲染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下文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B.诗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又或许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的幻觉。 C.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暗示了地点的转换。 D.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