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程标准】 根据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及经验。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区域篇的内容,是在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主要是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学习与运用。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以黄土高原为例,来引导认识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本教材主要从文明的摇篮、风吹来的黄土、严重的水土流失及水保保持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并能距离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学生认识区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特别是中国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初步具备知识积累、归纳分析和合作探究能力,思维深度和发散思维都有所增强,这些都构成本节课学习的有利因素。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开放性、多角度归纳整理还有待进一步的培养,这会给本节课的重、难点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给予充分引导。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 1.了解黄土高原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 综合思维: 2.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原因及治理措施。 地理实践力: 3.结合图文资料,通过课堂探究,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能阐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及经验。 人地协调观: 4.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课堂探讨、小组讨论,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后果及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情景设置法、 启发引导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1.提问:通过实验及教材图文资料分析,你知道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是什么吗?除此之外,你能列举出其他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吗? 分小组探究下列问题。 A组:说说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B组:讨论不同的土质(沙土和黏土)不同的坡度(陡坡和缓坡)不同的降水强度(暴雨和小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C组:阅读教材图文资料,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结合实验进行总结和逐一举例讲解。 接着,请同学们进行分类,哪些是自然原因,哪些是人为原因。让学生初步认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当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后果影响是多样且深远。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及相关资料,探究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本地的影响: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的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培养训练学生在区域认知方面的素养。 引导学生探讨水土流失对黄河流域以及黄河下游的影响: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分析地理现象,要具备综合思维的能力。 最后,教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人地关系的恶性循环进行梳理总结,让学生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一个宏观的概念。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能力。 对症下药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能阐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及经验。 教师给学生展示视频,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30页第一段,分析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措施有哪些? (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探讨完成之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