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9141

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24947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四章,5节,色散,教学设计,格式,人教
  • cover
课 题 光的色散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色光组成的。(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3)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科学探究(1)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观察实验,产生探索未知物理知识的欲望与兴趣,并解决问题的喜悦心情。(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光的色散现象;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教学难点 物体的颜色 教学准备 教师 水槽(装水)、平面镜、白屏、三棱镜、多媒体等。 学生 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收集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事例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交流、自主学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引入新课在我们周围最大的光源是什么物体 太阳发出的光,照亮了地球,使万物生辉。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太阳光是白色的,但有时候我们会在雨后看到七色的彩虹,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们通过本节的学习,一节来揭开光的颜色之谜。二、进行新课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使太阳光反生了色散,这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1、色散【演示视频】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观察从三棱镜射出的光有什么变化?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观察现象,教师总结。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白屏上形成的一条彩色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程度是不同的: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程度最大。光的色散原理是光的折射。思考:雨过天晴天空中的彩虹是怎样产生的?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天空中的彩虹是由于雨后天空有大量细小水珠,太阳光照射到小水珠上时,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而产生的。教师总结,此时天空中的小水滴就相当于凸透镜。光照射到小水滴上发生了折射。生活中的看到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彩虹呢?2、色光的混合【想想议议】太阳光可以分解成七种单色光,但大自然的色彩远比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更丰富,这又是为什么呢?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可以发现,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的。(此实验可以安排课前学生在家中完成。也可以在彩色电视屏上沾少许水后观察。)引导分析实验现象,发现红、绿、蓝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观看视频,用电脑绘画颜色模拟色光混合。 ※3、物体的颜色太阳光是白光,照到不同颜色的不透明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反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可以看到物体了。疑问:为什么我们看到物体不全是白色呢?(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思考,不透明的红色纸、绿色纸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其他颜色到哪里去了?学生交流讨论,总结。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它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就成什么颜色。 问:白色物体反射什么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呢?学生思考后总结,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学生解释为什么花是红色的?树叶是绿色的?问:若用红光照射这三个物体,它们的颜色会不会发生变化呢?学生思考交流后,进行分析。光看视频,进行验证。并同时观看绿光、蓝光照射的情况。学生作出解释。(2)透明物体的颜色 观看视频动画:将各种色光照红色、绿色、蓝色、白色透明玻璃,观察透过去光的颜色。 学生思考做答,教师补充总结。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