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1.1 平均数的意义 第20章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了解数据收集的方法,能根据具体问题设计合理的数据收集方案。 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会用表格、频数分布直方图等方式整理数据。 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能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通过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统计观念。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数据整理的方式。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二)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和整理方式。 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集中趋势时的特点,并能合理选择统计量进行数据分析。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一些生活中需要处理数据的场景图片或新闻报道,如学校统计学生的考试成绩、商场统计商品的销售数据、政府统计人口信息等。 提问:在这些场景中,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得到数据后又该如何处理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二)讲授新课(30 分钟) 数据的收集 讲解数据收集的方法,如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实验等。 以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 为例,详细介绍问卷调查的设计过程: 确定调查目的:了解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 确定调查对象:本班全体同学。 设计调查问卷问题,如 “你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 )A. 篮球 B. 足球 C. 羽毛球 D. 乒乓球 E. 其他(请注明)_____”。 强调问卷设计的注意事项,如问题要明确、简洁,选项要全面且互斥等。 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设计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然后每组派代表展示并讲解问卷设计思路。 数据的整理 当收集到数据后,如何对其进行整理呢?以 “调查本班同学的身高” 为例。 首先介绍表格整理数据的方法: 学习目标 理解数据的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及求法. 会用算术平均数分析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9 布置作业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下表是某户居民2023年全年的水费用缴纳情况(每两月计费一次), 请你帮这户居民算算:平均每月缴纳水费多少元? 月 份 2 4 6 8 10 12 水费(元) 50.60 34.60 41.40 46.00 39.20 27.60 月平均 19.95 你发现水费缴纳总量、月数、平均月缴纳水费这三者的关系吗? 某校初二年级各班学生人数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若已知初二1班有40人, 你能根据图中信息计算出该校初二年级的班平均人数吗 各班级的人数又是多少 画出各班人数的条形统计图吗 5班 19% 1班 20% 2班 23% 3班 20% 4班 18% 解: 该校年级总人数是: 40÷20%=200(人) 班平均人数是: 200÷5=40(人) 班级人数是: 2班: 200×23%=46(人) 3班: 200×20%=40(人) 4班: 200×18%=36(人) 5班: 200×19%=38(人)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2)根据表格数据制作各班人数的条形统计图. 人 数 40 班级 1班 2班 3班 4班 5班 46 40 34 38 超出平均线的数量和 与低于平均线的数量 和相等 解法一:算术平均数 ( 略 ) 解法二:成绩为6环的数据有1个,7环的数据有3个,8环的数据有5个,9环的数据有4个,10环的数据有2个,所以该运动员各次设计的平均成绩为 答:这次训练中该运动员射击的平均成绩为8.2环. 例:统计一名射击员运动员在某次训练中15次射击的中靶环数,获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