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2 平均数、中位数 和众数的选用 第20章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了解数据收集的方法,能根据具体问题设计合理的数据收集方案。 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会用表格、频数分布直方图等方式整理数据。 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能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通过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统计观念。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数据整理的方式。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二)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和整理方式。 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集中趋势时的特点,并能合理选择统计量进行数据分析。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一些生活中需要处理数据的场景图片或新闻报道,如学校统计学生的考试成绩、商场统计商品的销售数据、政府统计人口信息等。 提问:在这些场景中,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得到数据后又该如何处理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二)讲授新课(30 分钟) 数据的收集 讲解数据收集的方法,如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实验等。 以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 为例,详细介绍问卷调查的设计过程: 确定调查目的:了解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 确定调查对象:本班全体同学。 设计调查问卷问题,如 “你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 )A. 篮球 B. 足球 C. 羽毛球 D. 乒乓球 E. 其他(请注明)_____”。 强调问卷设计的注意事项,如问题要明确、简洁,选项要全面且互斥等。 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设计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然后每组派代表展示并讲解问卷设计思路。 数据的整理 当收集到数据后,如何对其进行整理呢?以 “调查本班同学的身高” 为例。 首先介绍表格整理数据的方法: 学习目标 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掌握中位数、众数的作用,会用中位数、众数分析实际问题.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9 布置作业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1)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椐的平均数. (3)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一组数据x1,x2,…,xn的平均数是: (2)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 10 20 70 40 50 90 50 40 50 40 例:分别求下面一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 (1)上面数据中,40出现了3次,50也出现了3次,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所以40和50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解: (2)将上面10个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 10 20 40 40 40 50 50 50 70 90 其中最中间的两个数据分别是40和50,它们的平均数是45,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45. 所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5. 解: (3)10+20+40×3+50×3+90=450 450÷10=45 10 20 70 40 50 90 50 40 50 40 例:分别求下面一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小明 89.4 95 98 小强 84.2 98 62 小霞 77 85 99 分析:小明的平均分是89.4分(最高),小强的中位数是98分(最高),但小霞的众数是99分(最高),且小明、小霞的成绩在不断进步.而小强的成绩有比较大的波动.通常学科测试成绩主要以总分来衡量高底,由于小华的平均分最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