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3317

1.北京的春节随堂练 (含答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487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京,春节,随堂,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北京的春节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给加点词择正确的解释( ) A.规则 B.制度 C.习惯 D.规律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眨眼 通霄 贺年 摆摊儿 B.燃放 小贩 彼此 恰好 C.高醋 轿车 骆驼 杂绊儿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零七八碎儿”“杂拌儿”“闲在”“通通”等词语让读者感受到浓郁的“京味儿”特色。 B.文中老舍笔下北京的春节热闹而喜庆。 C.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等。 D.阅读链接中,斯妤笔下的春节,无聊无趣,好不容易才熬过去。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春天到了,万象更新,大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B.我爬上山顶,看到山里山外的风光截然不同,云雾层层,其神秘感不可名状。 C.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D.电信网络诈骗集团紧跟社会热点,随时变化诈骗手法和话术,迷惑性强,诈骗手段独出心裁,人们很容易上当受骗。 二、填空题 5.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在我们家乡,人们吃jiǎo zi( )时总要蘸点xiānɡ cù( )。 (2)春节一般从áo zhǔ( )là bā zhōu( )开始,一直到yuán xiāo jié( )后才结束。 6.看拼音写字词。 cù jiǎo ( ) bàn( ) cā( ) zhǎ( ) xiāo( ) dàn( ) rán( ) qī( ) fàn( ) tān( ) jiào( ) luò tuo( ) hǔ( ) 7.看拼音,写字词。 chū xún( ) áo( ) suàn( ) zhēn( ) lì( ) zá bàn( ) fēnɡ zhēnɡ( ) biān pào( ) ɡuànɡ miào huì( ) 8.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这( )粥,( )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2)( )孩子们要放鞭炮,( )要过春节了。 (3)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 )能玩耍。 (4)北京( )城市,( )它也跟着农民一齐过年,( )过得分外热闹。 9.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是按( )顺序写的,详细写了( )( )( )( )( )这5天的内容。 2.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这句运用了( )修辞方法,说明了( )的材料丰富,体现了人们丰收的( ),体现了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 )“不是…而是…”是表示( )关系的关联词。 3.“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因为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的响。”中的“各形各色”,说明灯的( )多( )多。 4.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色如翡翠”,写出了蒜的( ),也运用了( )手法。 三、语言表达 10.句子感悟场。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农业展览会”是指 。 (2)作者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2.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1)这句话在文中起 的作用。 (2)这句话写出了作者 的心情。 3.这些比赛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四、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与理解分析。 北京的春节(片段)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