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62366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471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
  • cover
深圳市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 二 语 文 命题人: 高一语文备课组 审题人:谌晗 2016.5 本试卷由二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本学期以前 所学内容基础知识和能力考查(共60分);第二部分:本学期知识内容考查(共90分)。全卷共计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考号、座位号涂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一部分 共 15 题,共60分 一、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曹刿论战》中,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 。 (2)《陋室铭》中表现作者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语句是: , 。 (3)“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出了落花 飘零却昂扬向上的精神,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 ”在意境上更胜一筹。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我国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可 以算作四合式院落的最早实例,发现于陕西岐山凤雏村,是一座距今约3000年的西周时期建筑遗址。但它严格意义上还不能称作四合院,四合院应具备四面方正围合的布局和居住功能两个要素,而这组建筑平面布局虽已具备了四合院的基本特征,但使用功能推断为祠堂,不属于住宅。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中的证实,这种四面方正围合、轴线对称的院落布局方式的四合院,在汉代已经形成。之后,作为我国住宅建筑布局的一种重要方式历经唐、宋等朝代延续发展。 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将全国性质的首都 定于今北京,称为大都。大都城经过严格的规划布局,城内用横平竖直的大街将大都城分割成数十个里坊,坊内以八亩为一份住宅的宅基地供居民建造院落,也就是著名的“八亩方宅”。根据20世纪50年代发掘的元代后英房和玉桃园等地的居住遗址判断,元代住宅格局已与现代的四合院非常接近。所不同的是,元代住宅为轴线前端开门,且其前后两进房屋中间有廊子相通,使得前后两座房屋形成“工”字形,称“工字廊”。可以说元代大都城内的院落是目前已知北京四合院的肇始了。明清时期,工字廊逐渐消失,大门开始从轴线前端偏居院落一角,直至清代中后期四合院基本定型。自清代末期开始,随着西方文化大量传入,西方的建筑形式和装饰元素也随之进入了北京四合院,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出现了西洋式大门。这些西洋味基本上没有破坏四合院的格局,也没有打破四合院的尺度和色调,反而为四合院增加了一些新气象。 北京四合院是我国北方四合院式住宅的 代表,它是在北京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发展成熟的,因此其院落布局和建筑单体都表现出了宜居性,也处处体现出北京传统文化的内涵。从平面格局上看,北京四合院具有“坎宅巽门”特征,也就是坐北朝南的院子,按照后天八卦方位,正房位于正北方坎位,而大门开在东南角巽位。坎宅保证了住房朝南采光,巽门能防止从大门望见院内情况,保证了宅院私密性,而其庭院的空间接近正方形,则更利于北京天气条件下的采光和家庭成员的活动。作为礼仪之邦,为了更加强调礼制上的内外有别和主客有别,较为讲究的四合院往往在里外院之间建造一道二门作为分割,二门一般做成饰满木雕的垂花门形式,十分美观,增强了四合院的艺术气息。 四合院的单体建筑尺度是一种较为亲切 的建筑风格,其厚重的屋面和墙体营造出冬暖夏凉的效果,也表现出其对北京气候的良好适应性。北京四合院色调上表现出外观上砖瓦的灰色调和内向空间油漆彩画、装饰装修的多彩纷呈。一方面,这种灰色调的外观和相对较为低矮的建筑尺度从一个侧面烘托出了整个城内重要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