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3667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单元学习任务《文言文句式讲解》课件(共41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335142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单元,学习
  • cover
(课件网) 文言文句式讲解 学习目标: 1.掌握四种特殊文言句式 2.积累文言固定句式 文言文句式4+1 1、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现在的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根据我们的日常积累,文言特殊句式包含哪些句式? 01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动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等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非无标则乃是者也皆为必即 02 倒装句 文言文中,某些句子的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 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1.主谓倒装(为强调谓语,把谓语放到主语前面) 格式:谓语,主语【正常语序:主语;谓语】 如:贤哉,回也。(《〈论语〉十二章》)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善哉乎鼓琴。(《伯牙鼓琴》) 2.宾语前置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不、未、勿、毋、弗、非,无、莫 格式:否定词+宾语+谓语【正常语序:否定词+谓语+宾语】 如: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未之有也。 莫我肯顾。 弗之怠 动宾,介宾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谁、孰、曷、何、安、焉 格式:疑问代词+谓语【正常语序:谓语+疑问代词(宾语)】 如: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王见之,曰:“牛何之?” 子何恃而往? ③用“之”“是”“以”作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惟兄嫂是依 唯马首是瞻 唯命是从 夜以继日 何以知之?依据什么知道的呢? 奚以知其然也?(何以)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 ④介宾短语中的宾语前置 常见介词:以、为、与、自、向、从…… 格式:宾语+介词【正常语序:介词+宾语】 如: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沛公北向坐。《鸿门宴》 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主要有形容词, 此外还有名词、代词、数词、动词不定式(短语)、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短语或句子都可以作定语。汉语中常用“……的” 表示。 定语后置 句子成分 主语 +谓语 + 宾语 (定语) 状语 (定语) 补语 什么是定语? 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如:马之千里者。(《马说》)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 ④名词+数量词 如:白璧一双,玉斗一双《鸿门宴》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子路、曾希、冉有、公西华侍坐》 3.定语后置 主语 +谓语 +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定语) ①动词(+宾语)+以+状语 如: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②动词/形容词+于/乎+状语。 如: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相与枕藉乎舟中 。《赤壁赋》 4.状语后置 状语:修饰、限定动词和形容词。表示时间、地点、动作的状态、 方式、条件、对象、范围、程度等。 03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以下形式: ①“于”字句:谓语+于 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 ②“见”字句:见+谓语、见+谓语+于 如: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为”字句:为+动词 如:吴广素爱人,士卒都为用者。(《陈涉世家》) ④“为……所”“为所”句 如:若属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